-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枝(chán zhī)的意思:禅枝意为佛教中修行者所用的拐杖,比喻指导人们修行的教诲或智慧。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出定(chū dìng)的意思:出定指把事情的结果预先定下来,不给别人选择的机会,类似于“预先定下结论”。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法从(fǎ cóng)的意思:执法者依法行事,服从法律的约束。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化人(huà rén)的意思:指改变人的性格、品行或使人有所转变的行为。
开士(kāi shì)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庐岳(lú yuè)的意思:指庐山和岳阳山,泛指名山大川。
晴雪(qíng xuě)的意思:指天晴后下雪,形容天气寒冷但阳光明媚。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象法(xiàng fǎ)的意思:比喻以法律规章制度为准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办事。
雪隐(xuě yǐn)的意思:雪隐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雪消融,不再显露在地面上。也可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情况不再被人们所注意或记忆。
寻师(xún shī)的意思:寻找合适的老师或指导者,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初冬过诃林净隐方丈》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造访山中禅院的情景。首句“双峰晴雪隐禅枝”,以雪后晴空中的双峰和隐于枝头的禅意,营造出宁静清寂的氛围。第二句“乘兴难孤竹下期”,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地前来赴约,期待与僧人共度时光。
第三句“龙象法从开士演”,借用佛教典故,暗示佛法深奥,由高僧传授,犹如龙象般宏大。第四句“风幡言有化人知”,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力量,即使是最细微的风幡之动,也能启发人心。
第五句“昙花半落谈经后”,借昙花一现的意象,描绘僧人在讲经后稍作休息的场景,富有诗意。最后一句“幽鸟潜窥出定时”,以鸟儿的动静来衬托禅院的静谧,以及诗人与僧人的默契。
结尾两句“篱菊肯同陶令醉,不劳庐岳远寻师”,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对自然和禅修生活的向往,不必远游庐山,此处的篱菊和禅修就足以让人沉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瘦马行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
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
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
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
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
终身枥上食君草,遂与驽骀一时老。
傥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