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步》
《晚步》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返照林薄循行侧径迷。

孤村无客至,二月莺啼

池秀含香萼,沙抽带雨荑。

分明人境终日幽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侧径(cè jìng)的意思:指绕过正道而采取的曲折方法或途径。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含香(hán xiāng)的意思:指含有芬芳香气,形容事物香味浓郁或品质高尚。

林薄(lín bó)的意思:指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循行(xún háng)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行动或行进。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漫步于山林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首联“返照窥林薄,循行侧径迷”,以夕阳余晖透过稀疏的树林,光线斑驳,诗人沿着蜿蜒的小路行走,却因景色迷人而迷失方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孤村无客至,二月已莺啼”,描绘了一个偏远的村庄,此时寂静无声,只有二月的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活力。

颈联“池秀含香萼,沙抽带雨荑”,转而描写水边的景象,池塘中荷花初绽,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沙滩上新长的嫩芽,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尾联“分明在人境,终日得幽栖”,虽然身处人间,但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让诗人仿佛找到了一处避世的栖息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次上都河

碛里水潺潺,前旌杳霭间。

长风吹海月,一夜照关山。

虎旅严宵卫,星宫列从班。

高峰望缥缈,明发欲跻攀。

(0)

网篱行并序

公安民田入水底,不生五谷生鱼子。

居人结网作耒耜,耕水得鱼如得米。

高田鱼落田反芜,生鱼之地变生蔬。

网亦从之变其用,环葱绕芥如围鱼。

以蔬佐鱼生已蹙,以网作篱还诧目。

苟且穷算得新创,何遽丝乃不如竹。

蔬花蔟蔟蔬叶披,猫戏网中鸡隔窥。

想见鸬鹚与猵獭,出入篱际驱鱼时。

不愁网破篱无补,但惧水反鱼游圃。

此时篱倒蔬亦无,顿顿餐鱼奈何许。

(0)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四

蛟龙非获罪,风水自无猜。

朝梦同炊熟,晨舟隔县开。

江鸣知雨到,鸭语觉村来。

半起先劳谢,閒鸥候岸隈。

(0)

闻墨庄主人吹笛

一声入破决云层,萧寺关愁寄老僧。

彷佛秦淮人定后,月明如水满船灯。

(0)

胡泰舒银台归自蜀述西师始末·其二

相公露冕万重山,过午传餐也未閒。

草檄宵驰宣庙略,封章晨拜见天颜。

板桥压担牛涔重,冰磴牵绳马汗斑。

特制软材平底屐,满天风雪过桃关。

(0)

送魏师召之芜湖

魏子昨捧分司檄,与我青?门相逢。

朱袍皂帽气遒逸,佩刀左右盘双龙。

燕山雪消河冰泮,玉节辞天春未半。

江东花满姑孰溪,君到春衣应未换。

谢公宅前芳草生,李白坟头江更清。

日出青山看舞鹤,月明采石听流莺。

多君俊迈今无匹,四十为郎头正黑。

文贞遗笏世珍奇,知古流风本仁直。

都门送尔惜离群,日暮行歌潞水云。

明年跃马东城陌,杨柳青青正忆君。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