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客》
《忆客》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天阔云为海,风颠树作潮。

人归难繫梦,夜静独吹箫

雁家谁问,离心发共彫。

一眉帘末岫,瘦影月迢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风颠(fēng diān)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摇摆不定。

离心(lí xīn)的意思:离心指的是心思不专注,思绪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雁家(yàn jiā)的意思:指家庭团结和睦,和谐相处。

一眉(yī méi)的意思:形容人的眉毛长得很好,形状美丽。

云为(yún wéi)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其发展趋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联“天阔云为海,风颠树作潮”以广阔的天空和翻腾的云彩比作大海,狂风中的树木摇曳如同潮水,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动荡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颔联“人归难繫梦,夜静独吹箫”则转为细腻的情感表达,夜晚的宁静中,诗人独自吹箫,难以入眠的思绪仿佛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却难以跨越,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去雁家谁问,离心发共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大雁南飞,诗人不禁想起远方的友人,心中不禁疑惑,无人问津的雁群,是否也承载着对远方的思念?“离心发共彫”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心境,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融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尾联“一眉帘末岫,瘦影月迢迢”以山峰和月光作为意象,山峰如同帘幕后的轮廓,月光下的人影显得格外孤单和遥远。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更通过景物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这份思念所带来的孤独感和距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波动和孤独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

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

大士元不在其中,误赚平人知几几。

江南吴越诸导师,短偈长篇费言语。

老僧有语写不得,一再殷勤奉劝汝。

若论观音与曼殊,尽恒沙界无不是。

灼然端的要见渠,不用千里与万里。

只消著眼未生前,面目堂堂即自己。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一

名不得,状不得,不可得中亲搆得。

绝瑕翳,明皎洁,大似中秋夜明月。

别别,广寒宫殿烂银阙。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五十七

蛟不识剑剑下死,虎不识阱阱中死。

从上诸老,各设机关,甚于剑阱。

汝等诸人,闻如不闻,见如不见,方有少分相应。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八

昔日玲珑岩顶上,无端日午现妖星。

黑光照耀四天下,眩惑蠢动并含灵。

人人尽指为太白,山僧亲识破,元却是长庚。

诸人只今要见么,此去明州十万程。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四

有准的,没窠臼。有时觑捕全无,无时觑捕还有。

取不得,舍不得,饶州城里一分钞,买柄芭花帚。

(0)

钓鳌台

汗漫孤槎到海滨,荒阡触目尽忧薰。

休粮未遇赤松子,采蕨终惭孤竹君。

甚欲去寻东道主,只愁见谕北山文。

秋风吹动归与兴,又隔扶胥一片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