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郭 外 夜 归 明 /吴 学 礼 草 田 高 下 乱 虫 鸣 ,凉 袭 衣 襟 夜 气 清 。河 汉 横 秋 平 野 阔 ,山 窗 无 月 一 灯 明 。孤 蓬 倦 倚 难 成 梦 ,宿 鸟 相 呼 忽 转 更 。近 郭 不 妨 归 近 夜 ,到 门 犹 有 读 书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草田(cǎo tiá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田地,比喻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景象。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孤蓬(gū péng)的意思:形容孤零零一个人或物,没有依靠和支持。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横秋(héng qiū)的意思:横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指年纪已老,行为仍然像秋天一样嚣张猛烈,不服老。形容人老而不知退休,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袭衣(xí yī)的意思:指衣服被迅速地抓住或夺走。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衣襟(yī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道德或仪表。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学礼的《郭外夜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图景。首句“草田高下乱虫鸣”,以虫鸣声渲染出田野的生动与秋意,透露出一种乡村夜晚的自然气息。接着,“凉袭衣襟夜气清”写出了秋夜的微凉和空气的清新,让人感受到宁静的夜晚。
“河汉横秋平野阔”一句,通过描绘银河横跨秋夜的开阔景象,进一步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展现出辽阔的田野和宁静的夜空。接下来,“山窗无月一灯明”则以一盏孤灯映照在没有月亮的山窗,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明亮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孤蓬倦倚难成梦”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和难以入眠的状态,而“宿鸟相呼忽转更”则通过鸟儿的叫声,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转换。最后两句,“近郭不妨归近夜,到门犹有读书声”,诗人以读书声结束,既写出归家的临近,也暗含对知识追求的执着,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人文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郭外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彦升索春晖亭诗予昔登亭上见凡赋诗率比兴於
雕龙雏老师,块坐司莩灰。
东皇驾青车,先动一信来。
咸池洗日光,拥出扶桑台。
从前幽谷根,细甲亦以开。
百嘉各分荣,差遍岭头梅。
玉壶花箙迟,舒景讵可催。
河冰澌液流,暖意何限回。
要见物化工,无处求枯摧。
晴晖最浩荡,气律浃九垓。
慈母融和心,抚弄从提孩。
明眸照封胡,笑齿发老莱。
君求赋春晖,世岂无邹枚。
孝报日益丰,但先植三槐。
出塞·城头落日黄云起
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
红尘一骑踏高回,半夜驱兵渡辽水。
马蹄行尽关山月,燕然山下沙如雪。
负戈泪落暗吞声,烟陇悲笳共幽咽。
我皇有四海,何用穷玄冥。
边人纵戮尽,亦是吾生灵。
先王修德怀四夷,梯航重译归无为。
不使城南征夫怨,三春折尽绿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