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卢舍那僧舍留别·其二》
《卢舍那僧舍留别·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筠尖侧侧朝晖别泪潸潸客衣

儿女慇勤怜我老,登山临水送将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泪(bié lèi)的意思:不要流泪,勉励自己不要悲伤。

侧侧(cè cè)的意思:指斜向前方或旁边。

朝晖(zhāo huī)的意思:指早晨的阳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新的希望。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潸潸(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泪水流下来的样子。

泪潸潸(lèi 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眼泪流得很多,非常伤心。

登山临水(dēng shān lín shuǐ)的意思:比喻人的修养高深,见识广博。

注释
筠尖:指竹子的尖端,这里可能象征着早上的阳光透过竹叶。
侧侧:形容阳光斜照的样子。
朝晖:早晨的阳光。
别泪:离别时的眼泪。
潸潸:形容泪水不断流下。
渍:浸湿。
儿女:指家中的孩子和妻子。
慇勤:殷勤,这里指家人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怜我老:心疼我年老。
登山临水:陪我登山涉水,表示送行。
送将归:送我回家。
翻译
翠竹尖端轻轻映照着朝阳的光辉
离别之泪不断地打湿了远行人的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卢舍那寺中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开篇“筠尖侧侧度朝晖”,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早晨温暖阳光下的静谧气氛,筠尖指的是竹叶或竹枝的尖端,这里形象地将其与日光相接触的情景呈现出来。紧接着“别泪潸潸渍客衣”,则流露出离别时的哀愁,泪水浸湿了行人的衣服,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悲凉。

下一句“儿女慇勤怜我老”转换了情感,展现了一种温馨的人际关系。在这里,“儿女”可能是指僧人或朋友之间的亲昵称呼,他们关心和怜悯年迈的僧人,这里的“老”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岁月的流逝,也映射出一种深厚的情谊。

最后一句“登山临水送将归”,则是对离别场景的进一步描绘。朋友们不辞辛劳地陪同僧人至山水之间,以此送别,表达了彼此不愿分离的心情。这一系列动作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流逝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和元夜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

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

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0)

次韵无斁偶作二首·其二

此老三年别,何时万里回。

更无南去雁,犹见北枝梅。

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

圣朝无弃物,与子赋归哉。

(0)

归来

小笠轻蓑卧短篷,晓歌楚曲和渔翁。

片帆自识归来路,借得清江一钓风。

(0)

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楼黄子京携至求同作

有客有客心地閒,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影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0)

越香台

佳木寄深坞,自与春有期。

幽姿谁复省,轩轩颇矜持。

真赏傥已逢,清香袭人衣。

士为知己死,此语良不欺。

(0)

琴调相思引

金谷园林锦绣香。踏青挑菜又相将。

凤台人远,离思入三湘。

花著雨添红粉重,柳随风曳碧丝长。

薄情鸾燕,春去怎商量。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