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庆钟兰秀,初占合凤飞。
鬻剃筵方彻,齐眉事已非。
这首挽诗《刘氏挽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馀庆钟兰秀”,以“余庆”开篇,寓意逝者生前的德行与福泽,如同兰花般高雅秀丽,预示着其后世将承继其美德与荣耀。接着,“初占合凤飞”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即将成双的凤凰,象征其人生之初的美好愿景与幸福婚姻。
然而,好景不长,“那知风不止,遽作露先晞”。这句转折,暗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测,如同自然界中风不停息,露珠也难以持久一般,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遗憾与无奈。
“鬻剃筵方彻,齐眉事已非”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逝者生前的欢聚与离别。筵席上的欢声笑语犹在耳边,但“鬻剃”(可能指宴席结束)之后,一切美好都已成过往,夫妻间的齐眉相视,已成为永远的回忆。
最后,“魂车春陌上,空背夕阳归”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灵魂的归宿,仿佛在春日的道路上,独自背对着夕阳缓缓离去,充满了凄美与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鞭心入稊米,百貌搜丑妍。
武断矜辨辞,吾敢阿前贤?
诸君此桑梓,洞熟委与源。
发难相取资,集偏助其全。
句章古丰壤,万浍根一泉。
泄闭毫发差,饿骨无葬阡。
琅玡不再生,巨任仗谁肩?
督葺虽有官,徒縻苍生钱。
旧制故难复,旧法未容湮。
力疾勤钞胥,孰信卑儒言?
太息睋云山,古愁来塞填。
龙门书河渠,其论至今传。
我为牖下蛙,足未投穷边。
守寸誇得隅,汗下徒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