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州问琵琶亭》
《江州问琵琶亭》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亦知迁地长沙无那中年易忆家。

裁唱楚歌头便白,不须遥夜琵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楚歌(chǔ gē)的意思:指楚国的歌曲,比喻悲伤、哀怨的歌声。

歌头(gē tóu)的意思:指歌曲的开头部分,也指事物的开端。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迁地(qiān dì)的意思:迁移、搬迁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遥夜(yáo yè)的意思:夜晚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鉴赏

这首诗《江州问琵琶亭》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句“亦知迁地胜长沙”,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知道被贬谪的地方可能比长沙更好,但内心深处仍难以摆脱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长沙”既指历史上的长沙,也暗喻诗人被贬之地,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次句“无那中年易忆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思念愈发强烈,无法避免。这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加深巧妙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接下来,“裁唱楚歌头便白”,诗人以楚歌为喻,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苦闷。楚歌是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的一种民歌,常与离别、忧伤的主题相关联。这里,诗人通过“头便白”的夸张描述,形象地表现了长时间的忧郁与思念所带来的身心疲惫,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一句“不须遥夜听琵琶”,则以琵琶声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寂寞。琵琶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诗人说无需在遥远的夜晚倾听琵琶声,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与程端卿相别峡中共系船瀼东留一日

宦路随惊鹊,家山隔断鸿。

荒椽秋雨过,疏竹暗泉通。

千骑寻城北,双舟忆瀼东。

我诗虽未好,聊为使君穷。

(0)

一笑

一笑真成亟负余,可人懒散费招呼。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

(0)

扇子诗·其五十六

一叶浮莲不动尘,湖风吹水碧生鳞。

舟中唤鹤归来晚,手展黄庭卧白蘋。

(0)

鹿苑寺一击轩二首·其二

密密堂堂悟有时,躁求那便契精微。

凭谁举似圆居士,好助香岩證上机。

(0)

题曹坑铺

明星落深水,晚电起孤云。

去去风前棹,迢迢竹外村。

山回依草驿,岸落出芦根。

亲月照人冷,今宵清梦魂。

(0)

倚岸依依一两株,溪风吹影暮烟疏。

青条拂水长如线,钓叟折来穿白鱼。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