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梗(bēi gěng)的意思:形容悲伤的事情或情节,使人感到悲痛。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梗议(gěng yì)的意思:指对某个问题或事情的真相心知肚明,却故意装作不知道,不表态或不表露出来。
拱卫(gǒng wèi)的意思:指守卫、保护。
官饷(guān xiǎng)的意思:官饷是指官员的俸禄或薪水。
海镜(hǎi jìng)的意思:比喻心中清净,思想纯洁无私。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镜清(jìng qīng)的意思:形容清澈明亮,没有杂质。
慕容(mù ró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十分敬慕、钦佩,心生崇敬之情。
内地(nèi dì)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地区,与边远地区相对。
天府(tiān fǔ)的意思:指天子的官署,亦指天子的居所。
无济(wú jì)的意思:没有帮助或无法救济
邀名(yāo míng)的意思:邀请名人或有名望的人参加活动,以提高其声誉或增加其威望。
遗策(yí cè)的意思:遗策指的是留下的计策或遗言。也可以用来形容离世之前留下的重要遗言或遗嘱。
庸才(yōng cái)的意思:指才能平庸、无才无能的人。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中官(zhōng guān)的意思:指在官场上位高权重的官员。
- 鉴赏
这首诗《诸将五章(其一)》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深沉的历史反思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首联“拱卫神畿海镜清,烽烟不到慕容城”,描绘了边疆安宁、国境安全的画面,暗示了慕容城作为边防重镇的重要性及其在防御体系中的作用。这里的“神畿”指的是神圣的京城,“海镜清”则比喻海疆的平静,整体营造出一种边境稳定、国家安宁的氛围。
颔联“敢来内地窥天府,谁遣中官饷虏兵?”则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敌方敢觊觎内地,甚至派遣官员供给敌军物资?这一问句不仅揭示了敌方的野心,也暗含了对朝廷内部管理失当的批评,即是谁授权或纵容了这样的行为,导致了资源的流失和安全的威胁。
颈联“先夺有声悲梗议,庸才无济苦邀名”,进一步探讨了决策层的问题。这里“有声”可能指有识之士的谏言,“梗议”则是指被阻挠的建议或意见。“庸才无济”则表达了对平庸官员无能为力的批评,而“苦邀名”则讽刺了这些人为了个人名誉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政治决策中的问题,以及个人行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尾联“高宗遗策煌煌在,肯与臣佗结滥盟?”引用了高宗(即清朝乾隆皇帝)的策略,强调了历史经验的重要性。然而,诗人提出的问题是,面对历史教训,是否还会与不值得信任的人结盟,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前政策的担忧和对历史智慧的尊重。整个尾联以疑问的形式收束,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走向的关切和忧虑。
综上所述,《诸将五章(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危、政治决策和个人责任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州故吏
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
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