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学古澹上人》
《赠学古澹上人》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瘦影相随九节筇,同袍无处行踪

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

洗钵泉通陈井水,开窗云度蒋陵松。

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井(chén jǐng)的意思:指事物老旧、陈腐、过时。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上峰(shàng fēng)的意思:指达到事物的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通陈(tōng chén)的意思:指通达世事,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学识渊博。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行踪(xíng zōng)的意思:行踪指一个人的活动轨迹或行动动向。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石头城(shí tou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牢不可破的城堡或建筑,也可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

天目山(tiān mù shān)的意思:指目光高远、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赠给名叫学古澹的上人的作品,以描绘僧侣的生活和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理解和怀念。首句“瘦影相随九节筇”,通过“瘦影”和“九节筇”(一种竹杖),刻画了上人孤寂而坚韧的形象。次句“同袍无处觅行踪”,表达了对僧侣朋友行踪难觅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离情。

第三、四句“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描绘了上人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远处的天目山与近处的钟声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第五句“洗钵泉通陈井水”,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暗示着简朴与清幽。

最后一句“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以夜晚的猿啼和明月为引,勾起了诗人对飞来峰(可能指上人修行之地)的回忆,寓含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禅意,展现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敬仰。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四十八

太平天子重文曹,阁建奎章选俊髦。

一自六龙天上去,至今黄帕御床高。

(0)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其五

汉家卤簿最多仪,来驾双菰武骑随。

不似酒边呼李衮,静携九漏月中吹。

(0)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其三

长安城里紫葡萄,关塞遗声透月高。

一十八星清窍冷,无人唤起薛阳陶。

(0)

次韵刘德方经历

白露池塘点翠荷,越罗衣袖觉秋多。

梨园弟子今华发,唱得开元供奉歌。

(0)

即事漫题五首·其五

江海波涛日日生,山林豺虎复纵横。

老夫僻在深村住,恰似春蚕茧里行。

(0)

题画二绝·其一

浩浩沧波天四围,秋风一鹤夜来归。

祇应梦里闻长笛,知是年时旧羽衣。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