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十七》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分庭(fēn tíng)的意思:指两方势力、地位相当,平等对待,不分上下。
高彻(gāo chè)的意思:高度通达、洞察一切事物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节钺(jié yuè)的意思:指节制权力,不滥用职权。也可以用来形容严肃正直,不徇私情。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四溟(sì míng)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样子。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 鉴赏
这首诗《铙歌(其十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在诗中,陈恭尹以“争先人愿睹云星,好士名高彻四溟”开篇,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渴望与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名声能够传遍四方。接着,“节钺古来称独坐,草茅今日见分庭”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杰出人士的地位与古代的权臣相提并论,同时又以“草茅”自谦,表示自己虽为平民,却也心怀壮志,渴望与杰出之士并肩。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陈恭尹对于人才的推崇和对于自身理想的追求,既有对历史的借鉴,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远大的抱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叶圣参守九江郡
湓浦夜涛声动地,香炉晴影碧连天。
楼中不负庾公赏,席上谁为陶令贤。
且拥旌旗飞画鹢,行闻台阁选青钱。
班春过我旧游处,门巷桃花应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