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众星罗,月在馀如无。
愁为宜旸消,兴因对月摅。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边隅(biān yú)的意思:指边缘、角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蟾光(chán guāng)的意思:指月光或明亮的光线。
成章(chéng zhāng)的意思:指文章或文字的结构、内容、语言等都非常完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样子。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点笔(diǎn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的点画和勾画,也比喻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兰舟(lán zhōu)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高雅的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朗(qīng lǎng)的意思:明亮、清澈。形容天空明朗或心情愉快。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时乘(shí chéng)的意思:指适时乘机或乘势而行,抓住时机。
坦荡(tǎn dàng)的意思:形容心地宽广,胸怀豁达,没有私心私欲。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夜珠(yè zhū)的意思:指星星。用来形容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宜人(yí rén)的意思:适合人们居住或生活的环境舒适宜人。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众星(zhòng xīng)的意思:指众多的明星、名人聚集在一起。
这首《秋夕泛月》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秋夜月色之美以及泛舟湖上的雅趣。
首先,“秋月最宜人,蟾光清朗如。”开篇即点明秋月之美好,月光如同蟾蜍般明亮而纯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惟是间阴晴,往往藏夜珠。”接着描述月亮有时隐现于云层之中,仿佛藏着夜间的珍珠,增加了月色的神秘感。
“今夕乃大霁,时哉不可孤。”诗人感叹今晚的月色格外明亮,这样的美景不应被浪费,应该好好珍惜。
“碧天坦荡荡,谁能限边隅。”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似乎没有任何界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广阔空间的向往。
“岂无众星罗,月在馀如无。”虽然群星璀璨,但月亮的光芒却掩盖了一切,强调了月色的独特魅力。
“我时乘兰舟,徘徊泛御湖。”诗人此时乘坐着装饰精美的小船,在湖面上缓缓游弋,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愁为宜旸消,兴因对月摅。”月色的美丽让人心情愉悦,愁绪也随之消散,诗人的情感因月而抒发。
“点笔亦成章,意与青莲殊。”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非大诗人,但此刻的灵感与情感却与李白(青莲居士)相仿,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青霄望极。
际万里月明,无点云色。
一片冰壶世界,水乡先得。
年年客里惊秋半,倚西风、鬓华吹白。
觅闲无路,相逢且醉,好天凉夕。
听曲曲、仙韶促拍。
趁画舸飞空,雪浪翻激。
行乐风流,暗省旧时京国。
插空翠巘连星麓,但波痕、浮动金碧。
不如归去,扁舟五湖,钓竿渔笛。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
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
云幕低垂不展。
矮窗明、红麟初暖。
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
最苦山寒日短。
但梅花、相看岁晚。
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
黄叶舞碧空,临水处、照眼红苞齐吐。
柔情媚态,伫立西风如诉。
遥想仙家城阙,十万绿衣童女。
云缥缈,玉娉婷,隐隐彩鸾飞舞。
樽前更风度。
记天香国色,曾占春暮。
依然好在,还伴清霜凉露。
一曲阑干敲遍,悄无语。
空相顾。
残月淡,酒阑时、满城钟鼓。
众芳凋谢。
堪爱处、老圃寒花幽野。
照眼如画。
烂然满地金钱,买断金钱无价。
古香逸韵似高人,更野服、黄冠潇晒。
向霜夜。
冷笑暖春,桃李夭冶。
襟期问与谁同,记往昔、独自徘徊篱下。
采采盈把。
此时一段风流,赖得白衣陶写。
而今为米负初心,且细摘、轻浮三雅。
沈醉也。
梦落故园茅舍。
长啸蹑高寒,回首万山,空翠零乱。
渺渺清秋,与斜阳天远。
引光禄、清吟兴动,忆龙山、旧游梦断。
夹衣初试,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
黄花长好在,一俯仰、节物惊换。
紫蟹青橙,觅东篱幽伴。
感今古、风凄霜冷,想关河、烟昏月淡。
举杯相属,殷勤更把茱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