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胥江》
《宿胥江》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南江发棹,胥浦晚维舟

渔火隔溪暗,居人傍水稠。

五更残梦后,百虑寸心头。

跋涉南北能无海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跋涉(bá shè)的意思:艰难地行走、徒步艰辛地旅行。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发棹(fā zhào)的意思:指船只离开港口,开始航行。

海鸥(hǎi ōu)的意思:指人或物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摆脱困境。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维舟(wéi zhōu)的意思:修理船只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心头(xīn tóu)的意思:指心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渔火(yú huǒ)的意思:指夜晚渔民在海上点燃的火光,比喻微弱的希望或指望。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沿南江行舟至胥浦,夜宿江边的所见所感。首句“南江朝发棹”开篇点题,生动地展现了清晨启程的情景,诗人乘船出发,踏上旅程。接着,“胥浦晚维舟”则描述了傍晚时分,诗人停泊在胥浦岸边,结束了一天的航行。

“渔火隔溪暗”一句,通过渔火的微光与夜晚的黑暗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江边渔民的生活场景,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受。紧接着,“居人傍水稠”则转而描写岸边居住的人群,他们密集地生活于水边,与自然紧密相连,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五更残梦后,百虑寸心头。”这两句诗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思绪。在经历了五更的短暂睡眠之后,他心中涌起了无数的忧虑和思考,体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内心的波澜。最后,“跋涉天南北,能无愧海鸥。”诗人以海鸥自喻,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自我价值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对自然、生活、自我等多方面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游通天岩

团团俯众岫,岩峦夐茜峭。

凿磴曲盘空,沿溪共缭绕。

阴壁炫霞光,残林间疏照。

始入洞如迷,屡穷胜未了。

居然一壑尊,俯揽众岫小。

潦倒石疑崩,撑云复夭矫。

一岭千重岩,千岩千佛绕。

随相露庄严,因势藏窈窕。

初作洞閜观,转疑入冥窅。

箭括微通天,攀扪出象表。

如来丈六躯,蹲立云峰渺。

天龙周拥护,狮象莽奔跳。

遐哉开辟初,洵矣良工妙。

苍崖题字遍,阅人知多少。

云盖石层层,倒卓莲花袅。

孤高难久立,注视营魂掉。

搴萝才一憩,循径出松杪。

石龛闻钟声,馀响咽虚窍。

阳光渐匿景,阴飔来悄悄。

清境恋遐搜,疲力阻延眺。

暂与山灵辞,后期还杳杳。

(0)

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

周南岂留滞,文园聊卧疾。

閒馆肃沈沈,残架卷书帙。

窗隙逗流光,晶荧见朝日。

宵眠乡梦馀,晨起梳头毕。

芝捡秘丹方,石铛养苓朮。

羁居寡尘萦,寝坐兴非一。

渊明既止酒,维摩亦持律。

北户来轻飔,负暄对扪虱。

(0)

江上有怀舍弟文度·其三

晤言能几时,朱陆变玄阴。

翳翳匿颓景,槭槭就衰林。

牵世罗区累,怀古有遐心。

引领翘芳讯,冥泪遗飞沈。

(0)

山阁杂咏·其十二

蒌青带露覆墙端,叶叶云舒仙掌看。

客至传槟恣小摘,大官不羡蔗浆寒。

(0)

送吴裕众北上

北阙弓旌急,南恩山斗辉。

舟随春水发,盖逐彩云飞。

折柳送行旆,看花袭子衣。

圣躬勤静摄,忍使谏书稀。

(0)

分水塘书怀二首·其一

陇头呜咽断人肠,更有漓江别楚湘。

却怪寸心随两水,半缘怀旧半思乡。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