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早秋山中作》全文
- 注释
- 谁:疑问词,指代某人。
雨馀:雨后。
风气:秋风。
烟岚:山中的雾气。
涧底:山涧底部。
床头:这里指瀑布落下处。
至道:最高的道理,哲学上的真理。
僻诗:深奥的诗歌。
苦求:艰难地寻找。
千峰:众多的山峰。
嘉景:美好的景色。
拄杖:手杖,用于支撑行走。
巡游:游览。
- 翻译
- 谁会在山中说话,雨后秋意更浓。
雾气从山涧升起,瀑布声在耳边回荡。
最高的智慧并不遥远,深奥的诗歌需苦苦追寻。
无数山峰藏着美景,我独自拄杖游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时节的山中景象,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远。"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一句,以问代答,设定了山中人与自然交融的情境,同时点出了季节的氛围,给人以凉爽之感。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示了诗人的住所四周的壮丽景色。山谷间的烟雾缭绕,溪水潺潺而下,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或文学创作的追求。这里的“至道”可理解为高尚的人生境界或精神追求,而“僻诗”则指隐逸之士的诗歌。诗人强调这种境界和艺术的追求虽不易得,但并非遥不可及。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携杖在众多山峰间漫步的情形。这里的“嘉景”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情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一句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与高远的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