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音(āi yīn)的意思:表示悲伤的声音。
别恨(bié hèn)的意思:不要心怀恨意,不要存有仇恨之心。
家妇(jiā fù)的意思:指女性在家庭中负责家务、照顾家庭成员的角色。也可指贤良淑德、勤劳贤惠的女性。
卢家(lú jiā)的意思:指富贵或有权势的人家。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上清(shàng qī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深闺(shēn guī)的意思:指女子长期闭门不出、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鸳绮(yuān qǐ)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和谐美满,相互依恋的样子。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 鉴赏
这首《闻砧》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独守空闺的女子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即“砧”声)时的内心情感。
首句“永夜卢家妇,深闺坐自伤”,开篇便点明了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孤独的妇人,在漫长的夜晚里,她独自坐在深邃的闺房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这句诗通过“永夜”和“深闺”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铺垫。
接着,“拭砧散明月,投杵上清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捣衣的情景。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冬季为家人准备衣物时的一项重要活动,她们会将衣物放在砧板上,手持木杵反复敲打,以去除衣物中的水分和杂质。在这首诗中,捣衣的声音与明月、清霜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劳动的场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别恨繁鸳绮,哀音急雁行”,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她思念远方征战的丈夫,心中的别离之恨如同织锦上的繁复花纹,既美丽又令人痛心。同时,她仿佛听到了雁群急促的叫声,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她内心急切呼唤丈夫归来的象征。
最后,“同袍征战尽,刀尺断人肠”,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战争的背景下,女子的丈夫和其他士兵一同出征,如今战事已尽,但她的丈夫却不知生死,这种未知的等待让人心痛。刀尺在这里象征着战争和死亡,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整体而言,《闻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秋夜听到捣衣声时的思绪和情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诗史吟
史笔善记事,长于炫其文。
文胜则实丧,徒憎口云云。
诗史善记事,长于造其真。
真胜则华去,非如目纷纷。
天下非一事,天下非一人。
天下非一物,天下非一身。
皇王帝伯时,其人长如存。
百千万亿年,其事长如新。
可以辩庶政,可以齐黎民。
可以述祖考,可以训子孙。
可以尊万乘,可以严三军。
可以进讽谏,可以扬功勋。
可以移风俗,可以厚人伦。
可以美教化,可以和疏亲。
可以正夫妇,可以明君臣。
可以赞天地,可以感鬼神。
规人何切切,诲人何谆谆。
送人何恋恋,赠人何勤勤。
无岁无嘉节,无月无嘉辰。
无时无嘉景,无日无嘉宾。
樽中有美禄,坐上无妖氛。
胸中有美物,心上无埃尘。
忍不用大笔,书字如车轮。
三千有馀首,布为天下春。
《诗史吟》【宋·邵雍】史笔善记事,长于炫其文。文胜则实丧,徒憎口云云。诗史善记事,长于造其真。真胜则华去,非如目纷纷。天下非一事,天下非一人。天下非一物,天下非一身。皇王帝伯时,其人长如存。百千万亿年,其事长如新。可以辩庶政,可以齐黎民。可以述祖考,可以训子孙。可以尊万乘,可以严三军。可以进讽谏,可以扬功勋。可以移风俗,可以厚人伦。可以美教化,可以和疏亲。可以正夫妇,可以明君臣。可以赞天地,可以感鬼神。规人何切切,诲人何谆谆。送人何恋恋,赠人何勤勤。无岁无嘉节,无月无嘉辰。无时无嘉景,无日无嘉宾。樽中有美禄,坐上无妖氛。胸中有美物,心上无埃尘。忍不用大笔,书字如车轮。三千有馀首,布为天下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467c6a1e4a273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