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淮》
《渡淮》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黄河经北徙,千里背淮流。

远树烟中暝,荒城天际浮。

人归二三月,南去一孤舟

何处王孙钓,伤心渡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古渡(gǔ dù)的意思:古代的渡口,指古时的船只渡口。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鉴赏

这首《渡淮》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渡过淮河时所见的壮丽而略带悲凉的景象。

首句“黄河经北徙,千里背淮流”开篇即以黄河的北移与淮水的流向形成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流动。接着,“远树烟中瞑,荒城天际浮”两句,通过描绘远处树木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和天边漂浮的荒城,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而又略显荒凉的氛围。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隐含了历史的沧桑感。

“人归二三月,南去一孤舟”则将视角转向人物活动,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归家的场景,与之相对的是独自南行的一叶扁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最后,“何处王孙钓,伤心古渡头”一句,借用了古代“王孙”这一意象,暗指那些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人们,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思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离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偈·其一

一击响玲珑,喧轰宇宙通。

知音才侧耳,项羽过江东。

(0)

偈颂二十首·其十八

老农陇上耕,终日手不住。

白骨谁家冢,群鸦噪高树。

一条浅溪水,滔滔自流去。

(0)

偈颂三十四首·其四

笔头秃尽一毫通,至治寥寥静极中。

点起风云传号令,雷霆泼墨振纲宗。

(0)

偈颂十八首·其七

打杀然灯佛,堕落黑暗狱。

永劫无出期,衲僧歌一曲。满天星斗辉华屋。

(0)

偈颂三十八首·其十四

至人垂化无生死,示现阎浮有去来。

刹刹尘尘成正觉,黄金宝殿玉楼台。

(0)

济颠赞

天台山里五百牛,跳出颠狂者一头。

赛尽烟花瞒尽眼,尾巴狼藉转风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