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施心菊号诗》
《施心菊号诗》全文
明 / 王立道   形式: 古风

仙家近住城东陌,种菊依稀五柳宅。

采药名山去不还,花间空复留仙迹

遗方入枕传后人三折成名有神

秋园寂寞霜露,相对时时泪满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药(cǎi yào)的意思:采摘草药或采集草药的意思,也比喻学习知识或取得经验。

成名(ché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而在社会上获得名望和声誉。

对时(duì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钟表的时间显示完全一致。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三折(sān zhé)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仙迹(xiān jì)的意思:指神奇的迹象或奇迹,形容非常罕见的事物或现象。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施心菊号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仙家近住城东陌”点出居住地临近城市边缘,而环境却带有仙气,暗示了主人可能是一位追求超脱的隐士。次句“种菊依稀五柳宅”引用陶渊明的典故,以五柳先生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采药名山去不还”写出了主人公游历名山采药,似乎有意逃避尘世,不再回归,这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与养生的思想。“花间空复留仙迹”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留下的是仙人的足迹,而非世俗的纷扰。

“遗方入枕传后人”表达诗人希望自己的医术或智慧能够通过枕头秘方流传下来,影响后世,显示出其济世之心。“三折成名若有神”则赞美了主人公在艰难困苦中成就非凡,仿佛有神助一般,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两句“秋园寂寞多霜露,相对时时泪满巾”,描绘了秋日园中寂静冷清,只有霜露陪伴,诗人面对此景,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涟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咏菊来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立道
朝代:明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猜你喜欢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0)

七夕诗(同用期字)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0)

酬灵澈上人(一和口号戏赠灵澈上人时奉事入

军人奉役本无期,落叶花开总不知。
走马城中头雪白,若为将面见汤师。

(0)

得耿湋司法书因叙长安故友零落兵部…郑仓曹

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

(0)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一作常衮

结发事疆场,全生俱到乡。
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归老勋仍在,酬恩虏未亡。
独行过邑里,多病对农桑。
雄剑依尘橐,阴符寄药囊。
空馀麾下将,犹逐羽林郎。

(0)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