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坐白水寺门亭》
《坐白水寺门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百病今朝愈,城南野寺滨。

石崖阴欲冻,沙路无尘

松老枝垂地,溪清水见人

僧瓶送煎茗,泉冽味尤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病(bǎi bìng)的意思:指各种疾病、病痛。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南野(nán yě)的意思:南野指的是南方的野外或郊外。

清水(qīng shuǐ)的意思:清澈无杂质的水,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品。

沙路(shā lù)的意思:指没有人烟的荒凉道路,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冷落、荒废。

石崖(shí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宋末元初时期,在白水寺门亭所见的一幅冬日山林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纯净。

首句“百病今朝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轻松与愉悦,暗示他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疾病困扰,今日得以康复,心情大好。接着,“城南野寺滨”一句,点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环境之中。

“石崖阴欲冻,沙路莹无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冬日山间的景象:岩石在阴冷中似乎要结冰,而沙路上则因少有人迹而显得格外洁净。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季节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

“松老枝垂地,溪清水见人”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老松树的枝条垂至地面,溪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映照出人的倒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纯净的赞美。

最后,“僧瓶送煎茗,泉冽味尤新”一句,以僧侣为引子,增添了禅意与生活情趣。僧人送来热水,用于煎茶,泉水清凉,茶味格外清新。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也暗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融入了禅宗思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杂咏十首·其一渔父

溪桥转山径,湖水碧于苔。

渔舟柳阴下,举网得四腮。

樵薪犹未至,新醅业已开。

团圞坐妻孥,不簪亦不鞋。

欲要采菱人,西风吹船回。

蔌蔌芦叶响,月上潮正来。

波涛非云险,梦寐良不乖。

向逢楚大夫,言言伤我怀。

(0)

满江红

北去孤臣,在汉代、苏卿之列。

伤心处、桃梨谁献,薪刍自掇。

一寸丹忱传密奏,千秋青史垂清节。

恨南归、不奉两宫还,肝肠裂。十五载,燕山雪。

三十里,西湖月。复中原反掌,金瓯误缺。

故国已消天水碧,灵祠犹荐寒泉冽。

半闲堂、蟋蟀几秋风,无人谒。

(0)

沁园春

雨雨风风,酿就微阴,春魂暗销。

镇支离病骨,茶铛药裹,禁持瘦影,翠袖冰绡。

帘卷双钩,窗开六扇,燕子偏来话寂寥。

妆成也,记年年此日,曾买轻艘。

关心碧柳缃桃,总负却明湖十二桥。

自湔裙人散,閒居有赋,踏青期阻,枯坐无聊。

知趣东皇,似嫌著色,翻把繁华用白描。

阑干外,但红痴绿醉,不作花朝。

(0)

醉花阴.春闺

午夜沈沈香薄覆。梦醒春依旧。

怕得燕双归,带却愁来,偏向人心授。

一剪东风寒欲逗。渐逼檀眉瘦。

也拟醉花阴,腻白夭红,凄雨先僝僽。

(0)

醉花阴

怕说寻芳消永昼。又是黄昏后。

宝鸭懒添香,独检芸奁,往事思量否。

满怀愁思浓于酒。泪早盈罗袖。

灯烬梦无成,花影沉沉,帘幕东风透。

(0)

念奴娇.暮秋即事

飘残疏雨,又秋光九十,匆匆过半。

庭竹萧萧枫染绛,小院帘栊低捲。

几点蛩声,数行鸿字,九畹芳兰绽。

西风吹老,眼前秋色清浅。

一派暮景苍然,当时宋玉,偏自多愁感。

谁解秋深幽意好,别有赏心无限。

况届题糕,一城风雨,蚂绿螫黄满。

寒英频摘,短篱又泛金盏。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