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境物(jìng wù)的意思:指境界和物质。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和境地,物质指具体的实物。
名场(míng chǎng)的意思:指名声显赫的地方或场所。
乾文(qián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极好,文辞高雅,意义深远。
樵客(qiáo kè)的意思:指以砍伐木材为生的人,也比喻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瑞像(ruì xiàng)的意思:指吉祥、幸福的征兆或象征。
三禅(sān chá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重要修行阶段,即初禅、中禅和高禅。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灶突(zào t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莽撞、不讲礼貌。
中尊(zhōng z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居中尊贵,受到众人的敬重和崇拜。
- 注释
- 境物:环境与物象。
禅胜:心静如禅。
丛林:茂密的树林。
十里村:村庄在十里范围内。
寺僧:寺庙里的僧人。
晨扫地:清晨清扫地面。
樵客:打柴的人。
夜过门:夜晚经过寺门。
瑞像:吉祥的景象。
西山:西边的山。
乾文:北斗七星。
翻:旋转。
名场:考试场所。
薰灶突:热气蒸腾。
塔中尊:塔中的佛像。
- 翻译
- 环境与物象令人心静如禅,十里范围内都是茂密的丛林和村庄。
清晨,寺庙里的僧人清扫着地面,夜晚,打柴的人经过寺门。
吉祥的景象映照在西山,北斗七星仿佛在天空中旋转。
考试场上热气蒸腾,如同灶火,我惆怅地望着塔中的佛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题白塔古迹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
“境物三禅胜”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得以净化的氛围,境物之美胜过一切禅意。接着,“丛林十里村”则勾勒出一片幽深的丛林和远方的村落,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和谐共存。
“寺僧晨扫地”展示了寺庙中僧人的日常清洁习惯,体现了佛教中对清净环境的重视。“樵客夜过门”则描绘了一位樵夫在夜色朦胧中经过寺庙的大门,这里暗示了樵夫在森林中辛勤劳作后归途的场景,同时也映衬出寺庙作为旅人歇息处的意义。
“瑞像西山映”和“乾文北斗翻”两句,通过对寺中佛像和天象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氛。瑞像即佛像,这里强调了佛像在西山之上的辉映;而乾文指的是夜空中的星辰,北斗更是古人导航的依据,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宇宙、自然和宗教信仰的敬畏之心。
最后,“名场薰灶突”和“怅望塔中尊”,则通过对著名佛塔及其内部供奉之尊像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缅怀与敬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座古老寺庙以及其中所珍藏的文化精神的深切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建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以及对佛法所蕴含智慧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报本寺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
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写意二首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
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