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上草阁》
《晓上草阁》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通宵雷雨骤,晓霁试登楼

百鸟相和,双江涨合流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

满眼波涛急,飘然放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楚南(chǔ nán)的意思:指楚国的南方,也指南方地区。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合流(hé liú)的意思:指两条或多条水流汇合成一条流向。

冀北(jì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特指河北省的北部地区。

江涨(jiāng zhǎng)的意思:形容水位上涨,河水、江水、湖水等水面随着降雨或融雪而上涨。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相和(xiāng hè)的意思:相互协调一致,和谐相处。

眼波(yǎn bō)的意思:形容眼神流转、有情有意。

雨骤(yǔ zhòu)的意思:指雨势突然加大,下得很急很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上草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通宵雷雨骤”,生动地展现了夜晚雷雨交加的激烈场景,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动态与紧张的基调。紧接着,“晓霁试登楼”一句,巧妙地过渡到清晨雨后的宁静与清新,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探索。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这两句诗通过鸟鸣与江水的交融,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百鸟齐鸣,仿佛在为新的一天唱响赞歌;而双江交汇,水势浩大,象征着力量与融合之美。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这一联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意外惊喜,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自豪感。冀北与楚南,分别代表北方与南方的地域,这里的“客”既指实际的访客,也寓意着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一句“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眼前的江面,波涛汹涌,令人不禁心生向往,想要乘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体验自由与冒险的乐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寄曹德昭台郎

昔子驱车往河甸,河水迢迢不相见。

侍御骢马昔扬镳,郎君今年复为掾。

乍冬苦寒不可当,子乃衰绖请太常。

礼官封谥有褒恤,赐碑撰刻皆文章。

名驹翩翩日千里,自是骅骝与騄駬。

范滂揽辔望澄清,爱尔传家尤更美。

我宗门户真凄凉,四十五十年相将。

数奇命薄多轗轲,但恐失所缠风霜。

冯唐已老何由起,鬷蔑不言几失子。

雄飞雌伏何足论,目断秋江送双鲤。

(0)

送僧游浙西

可叹浮云无定栖,锡飞还向浙河西。

杯从杨子江前渡,诗到生公石上题。

说法莲台花雨坠,安禅芝室夜星低。

他年元亮如同社,相送无劳限虎溪。

(0)

过维扬

露冷金盘酒价添,云埋琼树客愁兼。

竹西旧曲无人理,谩捲红楼一半帘。

(0)

题画山矾

傍路依山到处生,只因樵牧惯相轻。

若教尘俗如桃李,未必梅花肯作兄。

(0)

酬于思容御史

春风三月酒如泉,短屐青衫不厌穿。

明日吴门骢马过,休惊林下白云眠。

(0)

滦阳十咏·其八

朝来雨过黑山云,百眼泉生水草新。

长夏蚊蝇俱扫迹,蒲萄马湩醉南人。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