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惠泉及其周边环境的幽静与秀美,表达了诗人对水乡景色的深深喜爱和独到见解。首句“惠泉名久擅东吴”点明了惠泉作为东吴地区著名景点的历史地位,暗示其长久以来便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与文人墨客。次句“桥外烟光有若无”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惠泉附近烟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极目拈毫得句秀”一句,展现了诗人站在惠泉边,远眺四周美景时的灵感涌现,他提笔挥毫,将眼前的秀美风光化为诗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最后,“水乡游兴几年孤”则流露出诗人独自在水乡游历时的孤独感,或许是在感慨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分享这份美景带来的喜悦与宁静,或是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惠泉及周边地区的自然风光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城梅花引.畏庐为涧秋作山水小幅漫笔题此
西风斜日酿清愁。怕登楼,又登楼。
笑举一尊浊酒饯残秋。
直向万山深处去,起茅屋,尽馀生,断送休。
送休,送休,更何求。水自流,云自浮。
睡死,睡死,睡不死,飘梦岩头。
扶杖飞泉,尘世总悠悠。
倚石看君留画稿,持此意,赠将归,当卧游。
洞仙歌.题曾旭初丈邯郸梦影图
大罗小谪,历霜邮星驿。历鹿车行赵州客。
好人间、热闹南斗京华,相倚望,仙枕梦回天白。
三生谁记取,明月当头,过眼云烟已陈迹。
也莫说庄周,胡蝶齐形,尽留此琼篇瑶册。
且现宰官身唤醒人,使万悦干欢,手同加额。
汉宫春.舟中寄叔问
宦海浮沈过,流年三十,未觉黄粱。
男婚女嫁粗了,犹自悽惶。
青山觊觎面,问何时归愿方偿。
安能够新来家报,添成木峪山庄。
惟有西堪旧雨,肯收帆劝我,早去江乡。
仕途风波甚恶,危险难防。
烟蓑雨笠,何须计穷巷苔荒。
含笑答、承君指点,从今勘破炎凉。
真珠帘.壬午送灶
糕甜粥嫩催年事。年刚被、爆竹今宵催起。
夜雪悄生寒,趁壶觞先醉。
里巷人家争节物,早厨办、一杯香水。迎岁。
便狮头腊鼓,牛鞭春意。
犹念暮景团圞,自寒扉掩后,锉烟冷腻。
语笑旧儿童,悔枣梨嬉戏。
镜听无人重跪拜,但老去、菱花羞对。憔悴。
更凭谁说与,那时情味。
念奴娇·其一雷仲宣庚子感怀,次坡韵见示,依韵奉答
青羊一变,又骎骎厄到,中原文物。
八道狼氛连海角,破坏幽燕半壁。
矗矗琼楼,翁翁玉宇,高处寒如雪。
踌躇四顾,可有回天英杰。
也曾搔首问天,问天无语,孤愤凭何发。
瑶草琪光乱成阵,怎不豪情都灭。
三尺吴钩,几编乐府,俯仰悲霜发。
宵分人情,忍看剑外残月。
湘春夜月.瞿印山席观绳伎
忒殷勤,檐际一抹秋痕。
引上金粟月娥,真个也销魂。
重整罗鬟波袜,向雁绳斜处,步碎罗云。
还疑是渡凫,舞衣颠倒,如梦如尘。
飞琼伎与,回丸承溜,骋巧翻新。
嘅此生涯,尽去来、飘同轻絮,点点芳春。
踏歌和罢,了欢场、已过黄昏。
蓦又惹起,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只自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