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书怀》
《初秋书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兀兀山堂意渐降,飘飘秋叶寒窗

三年游子传临粤,万里征人已渡江。

入北定瞻新帝阙,回南犹是旧蛮邦。

关门自此无防闭,夜夜胡笳石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帝阙(dì quē)的意思:帝阙指的是皇帝的宝座或宫殿。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寒窗(hán chuāng)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坐在窗前读书,比喻艰苦的学习过程。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秋叶(qiū yè)的意思:指人的离去或事物的消散,比喻人世间的短暂和无常。

山堂(shān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大堂,比喻学问渊博、才能出众的人。

石幢(shí chuáng)的意思:指石碑、石柱,也比喻坚定不移的信仰或决心。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鉴赏

这首《初秋书怀》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山堂内的静谧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兀兀山堂意渐降”,以“兀兀”形容山堂的孤高,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逐渐沉静下来。接着,“飘飘秋叶送寒窗”一句,通过秋叶的飘落和寒气透过窗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秋日景象,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三年游子传临粤,万里征人已渡江”两句,将个人的经历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结合,游子三年在外,征人万里远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这两句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入北定瞻新帝阙,回南犹是旧蛮邦”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变化的敏感观察。北方已经迎来了新的统治者,而南方仍旧是过去的风貌,这既是对现实政治局势的反映,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最后,“关门自此无防闭,夜夜胡笳到石幢”两句,以关门不再需要关闭,夜夜胡笳声传至石幢,象征着边疆的安宁与和平。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景象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期待。

整体而言,《初秋书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夕思

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

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

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

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

(0)

劝酒二首·其二

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

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但恐别离泪,自成苦水河。

劝尔一杯酒,所赠无馀多。

(0)

答白公

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山公自是仙人侣,携手醉登城上楼。

(0)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四秋露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

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

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

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0)

落第

九陌初晴处处春,不能回避看花尘。

由来得丧非吾事,本是钓鱼船上人。

(0)

到家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