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屑眼中翳》
《金屑眼中翳》全文
唐 / 文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xièyǎnzhōng
táng / wényǎn

jīnxièyǎnzhōng

zhūshàngchén

língyóuzhòng

shìwèi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金屑(jīn xiè)的意思:形容极其珍贵、稀少的东西。

上尘(shà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名誉受到了损害或降低。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注释
金屑:比喻微小而闪光的东西,这里指金粉。
眼中翳:眼睛的障翳,比喻视线或认知被遮挡。
衣珠:比喻本已具有的珍贵之物,被忽视的状态,如同衣服上的灰尘。
法上尘:佛法中的珍宝被视为微不足道,如同尘埃。
己灵:自己的灵性、本性,指人内心深处的智慧与觉悟。
不重:不重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培养。
佛视:佛祖看待,从佛教的视角审视。
何人:什么样的人,此处带有质问语气,意指不会受到重视的人。
翻译
金粉遮蔽了眼睛如同患了障翳,佛法上的珍宝却如微尘般被忽视。
自己内在的灵性尚且不被重视,佛祖会把这样的人看作何等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文偃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中"佛眼"观念的一种质疑或思考。

"金屑眼中翳",这里的“金屑”指的是极小的尘埃,而“翳”则是遮蔽、蒙蔽之意。整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认为佛眼中竟然也会被微小如尘埃般的小事物所遮盖。

"衣珠法上尘",此句中的“衣珠”指的是衣服上的装饰珠子,而“法上尘”则是指那些微不足道的尘埃附着在高贵的佛教经典(法)之上。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便是在佛法中,也难免有世俗的杂质存在。

"己灵犹不重"一句,用“己灵”指代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而“犹不重”则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和轻视之意,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并不看重,但佛教中所谓的“佛眼”却被赋予了高深莫测的意义。

最后一句“佛视为何人?”则是直接提出疑问,既然我自己都不会过分看重,那么佛家所说的那种洞察一切的“佛眼”又将目光投向何种人物呢?这里的反问蕴含着对佛教中某些观念的一种质疑。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反问,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中某些抽象概念的思考,以及对世俗与宗教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文偃

文偃
朝代:唐   籍贯:姑苏嘉兴   生辰:?—949

(?—949)五代时南汉高僧。姑苏嘉兴人,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猜你喜欢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0)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0)

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万事令人心骨寒。
故人坟上土新干。
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金作鼎,玉为餐。
老来亦失少时欢。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0)

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

西塞山边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0)

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

紫菊黄花风露寒。
平沙戏马雨新干。
且看欲尽花经眼,休说弹冠与挂冠。
甘酒病,废朝餐。
何人得似醉中欢。
十年一觉扬州梦,为报时人洗眼看。

(0)

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汤泛冰瓷一坐春。
长松林下得灵根。
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
壑源曾未醒酲魂。
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