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雁来红》全文
- 注释
- 元:原本。
雁:大雁。
花:花朵。
若为:如果变成。
黄更紫:黄色或紫色。
借:借助。
叶:叶子。
葩:花朵。
藜苋:藜菜和苋菜。
何择:无需选择。
鸡冠:鸡冠花。
差:稍逊。
犀菊辈:犀菊之类。
赤脚:光着脚。
容:接纳。
- 翻译
- 原本没有雁,看来并非花朵。
如果变为黄色或紫色,那是借叶子来装扮自己。
藜菜和苋菜无需选择,相比之下鸡冠花稍逊一筹。
不应把犀菊之流排斥在外,即使是光着脚的也应接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雁来红》。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花木竞妍的画面。
"开了元无雁,看来不是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时景物变化的观察,其中“元”指的是花朵初放之际,“无雁”则形象地比喻那些尚未开放的花苞,通过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春意渐浓。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花朵的颜色与状态,其中“若为黄更紫”表明花开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乃借叶为葩”则是说那些尚未开放或者已经凋零的花朵,依然借助着绿色的叶子来衬托它们。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这两句比较了不同植物的美丽与不及,其中“藜苋”是一种野草,诗人将其与“鸡冠花”相比,显示出即使是常见的野草,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美。
最后两句 "未应犀菊辈,赤脚也容它" 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平等对待的态度。无论是那些尚未开放的犀菊花还是赤脚走路的小草,都被纳入到他的赞美之中。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的热爱与欣赏,以及他对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都给予同等尊重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