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屡捷淮寇渐平五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军在淮地连战告捷,逐渐平定叛乱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难。诗中通过“枣熟梨黄河朔秋”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秋日肃杀的氛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季节的更迭。接着,“颇闻箕敛不胜愁”一句,直接点明了百姓因赋税沉重而愁苦不堪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后两句“迎师已欲携箪食,脔炙何劳费万牛”则进一步展现了战争对民生的影响。前句“迎师已欲携箪食”描绘了百姓在军队到来时,想要尽己所能提供食物以示欢迎和支援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军队的尊重。然而,后句“脔炙何劳费万牛”却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统治者为了庆祝胜利或满足自己的奢华欲望,不惜耗费大量资源,这种行为与百姓的艰辛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还里
旷士爱吾庐,游子悲故乡。
慷慨四方志,老衰但悲伤。
虚名自成误,失得略相当。
暮年还家乐,未觉道路长。
闾里喜我来,车马塞康庄。
争前借言色,草木亦晶光。
向来千人聚,一老独倘佯。
手开南阳阡,松柏郁苍苍。
永愿守一丘,脱身万里航。
平生功名念,倒海浣我肠。
款段引下泽,断弦更空觞。
尚恐北山南,有文移路傍。
立春致语口号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綵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