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
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先,“花开几千叶,水覆数重衣”,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繁花似锦、绿波荡漾的春日景象。花朵竞相开放,仿佛覆盖了千片花瓣;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披上了层层轻纱。这里运用了“几千叶”和“数重衣”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氛围。
接着,“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这两句则聚焦于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与成双成对飞翔的燕子。蝴蝶在空中轻盈地旋转,如同在空中舞蹈;燕子则结伴而行,似乎在天空中编织着爱的誓言。这两句通过蝴蝶与燕子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欢乐与和谐。
“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歌者停止了歌唱,音乐的余音渐渐消散;郑女(可能指的是弹奏乐器的女子)放下手中的琴,带着满足与平静的心情归家。这里通过“歌妖弄曲罢”与“郑女挟琴归”形成对比,既展现了音乐带来的欢愉,也突出了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通过花、水、蝶、燕、歌、琴等元素,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层楼一何巍,亭亭切云霄。
绮疏缥缈间,栏楯匝周遭。
不知谁居中,哀怨逐风飘。
为言本邯郸,关河望迢迢。
区区怀苦心,三载非一朝。
援琴以写之,意重丝难调。
初为阳春曲,再行鼓山高。
妙音本绝世,赏识何寥寥。
思为双黄鹄,比翼与俱翱。
东林日暮更登山,峰顶高僧有兰若。
云萝磴道石参差,水声深涧树高下。
远公学佛却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
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
我歌白云听者寡,山自点头泉自泻。
月明壑底忽惊雷,夜半天风吹屋瓦。
君不闻宣尼耕稼不如一老农,又不闻子舆痛辟许公学神农。
均为有田方寸欲耕者,惟于二子求发蒙。
二子不耒耜,二子不五谷。
不待东风吹,不待时雨沐。
妙得乾坤一□春,从教万物俱生育。
留与儿孙耕,奕世俱给足。
慎勿令渠稊稗滋,此意生生无尽期。
眼中何物可膏拥,服膺数卷书与诗。
吁嗟乎挟金负势侵阡陌,阡陌视人如过客。
何如璚台此一翁,世与儿孙建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