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裴 衡 唐 /李 商 隐 别 地 萧 条 极 ,如 何 更 独 来 。秋 应 为 黄 叶 ,雨 不 厌 青 苔 。沈 约 只 能 瘦 ,潘 仁 岂 是 才 。杂 情 堪 底 寄 ,惟 有 冷 于 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潘仁(pān rén)的意思:指人们待人宽厚、宽容大度。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沈约(shěn yuē)的意思:指人谨慎小心,言行慎重,避免冒险。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杂情(zá qíng)的意思:指感情纷乱,杂乱无章。
只能(zhǐ néng)的意思:只能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没有其他选择。
- 翻译
- 他处景象荒凉无比,为何还要独自前来。
秋天本该是黄叶纷飞,雨水却偏爱润湿青苔。
沈约的才华只剩消瘦,潘仁难道真的没有才能。
复杂的情感难以寄托,只剩下比灰烬更冷的心境。
- 注释
- 别地:他处。
萧条:荒凉。
极:无比。
如何:为何。
秋:秋天。
黄叶:黄叶纷飞。
雨:雨水。
青苔:青苔。
沈约:古代诗人沈约。
只能:只剩。
瘦:消瘦。
潘仁:古代人物潘岳。
岂是:难道是。
杂情:复杂情感。
堪:能。
底:何处。
寄:寄托。
惟有:只有。
冷于灰:比灰烬还冷。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隠的作品,属于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寄情于友人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受。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单。萧条是形容树木在秋风中枯黄的样子,这里的“别地”则暗示了朋友远离的心境。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秋天本该是落叶纷飞的季节,但这里却说“秋应为黄叶”,可能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而下句“雨不厌青苔”则表现出一种对持续生长不息的绿色苔藓的欣赏,这里的“不厌”意味着诗人对于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这两句提到了两个人的名字,沈约和潘仁。沈约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清新隽永的文风著称,而在这里,“只能瘦”可能是在比喻诗人自己或友人的文采虽美却不为世所知。而“潘仁岂是才”则是在询问潘仁是否也是一个有才能之人,这里的“岂是”表达了一种怀疑或不解。
最后两句“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表示了诗人想要将自己复杂的情感寄托给远方的朋友,而唯一能够与这些情感相比的,只有那如同冷灰一般淡漠且无生命力的东西。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友人的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朋友的提及,传递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上的相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2]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3]相留醉,几时重,[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蝶恋花·(一名一箩金
(一名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凤栖梧、鹊蹋枝、卷珠帘、鱼水同欢)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香暗度。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