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苍(bǐ cāng)的意思:彼方的苍天,指远方的天空或者天上的神仙。
存心(cún xīn)的意思:指有意地保留或隐藏某种想法、意图或情感。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公旦(gōng dàn)的意思:公正无私的官员或者人物。
愧怍(kuì zuò)的意思:愧怍是指因为自己的过失、错误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流言(li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没有证据的传闻或谣言。
偏私(piān sī)的意思:偏袒私利,不公正地偏向个人或特定利益。
平路(píng lù)的意思:平坦的道路
奇穷(qí qióng)的意思:形容非常贫困或异常贫穷。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事前(shì qián)的意思:指在某种行动或决策之前,事先做好准备或考虑到相关事项。
耸动(sǒng d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挺拔,引起轰动或震动。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削迹(xiāo jì)的意思:削去痕迹,消除痕迹。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与命运的思考。首句“善如平路恶如巇”形象地将善比作平坦的大道,而恶则比喻为险峻的山路,暗示了道德选择的清晰界限。接着,“底事前人浪自疑”一句,表达了对前人因疑惑而错失良机的惋惜,强调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方寸但令无愧怍,彼苍何虑有偏私”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纯净与公正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内心无愧,上天自然不会偏私。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与天道的关系。
“流言耸动知公旦,削迹奇穷见仲尼”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说明了面对流言蜚语时应保持清醒和正直,正如公旦和孔子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原则一样。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读者的劝诫。
最后,“事事存心惟节慎,大哉斯语是吾师”总结全诗,强调了在行事时应保持谨慎和节制,这样的教诲如同导师一般指引着我们。整首诗通过对道德、命运、历史与个人修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