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潘松峰节母》
《题潘松峰节母》全文
明 / 张天赋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笑杀男儿读书朝臣秦楚暮臣吴。

何如一醮终无异,潘母堂前烈丈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臣(cháo chén)的意思:指朝廷的官员,也可泛指朝廷中的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前烈(qián liè)的意思:指先前的烈士或英勇的人。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烈丈夫(liè zhàng fū)的意思:指勇敢、忠诚、有胆有识的男子。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读书人与节妇的不同选择,表达了对节妇高尚品德的赞美。首句“笑杀男儿枉读书”以反讽的口吻指出,那些埋头苦读的男子,最终却在政治立场上摇摆不定,从秦朝到楚国,再到吴国,频繁更换效忠的对象,显得十分可笑。这种行为与他们所学的知识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知识与行动之间的脱节。

接着,“朝臣秦楚暮臣吴”进一步描绘了读书人在政治风云中的不坚定,形象地展示了他们随波逐流、缺乏原则的生活状态。这种描述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与坚守的重视。

后两句“何如一醮终无异,潘母堂前烈丈夫”则转向对节妇的颂扬。这里,“一醮”指的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的仪式,象征着婚姻和承诺。“终无异”强调了节妇在面对变故时的坚定与不变,即使在丈夫去世后,她依然保持独立和坚强,如同潘岳的母亲一样,成为了一个勇敢而独立的女性形象。通过将节妇与历史上著名的潘母相提并论,诗人不仅赞扬了她的勇气和尊严,也暗含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读书人的浮躁与节妇的坚定,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坚守和独立精神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作者介绍

张天赋
朝代:明   字:汝德   号:叶冈   籍贯:别号爱梅道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海吼行

海亹矗石如鼍梁,延袤七十里以长。

神工鬼斧划沧桑,龟蛇双峙护水乡。

气象雄杰不可当,回潮挡浪力堤防。

妖风怪雨起微茫,倏忽鼓荡浑玄黄,万丈波涛恣猛趪。

无端片石竖其傍,当车怒臂笑螳螂,讵知根柢厚难量。

蟠结水府亘坚刚,六鳌八柱相颉颃,能使天地乍低昂。

海若不平交斗强,横冲直撞声汤汤。

遥如万马过前冈,轮蹄分蹴竞腾骧。

近如雷霆奋春阳,一发迸裂争砰硠。

喧如虡业铿宫商,鸣摐伐鼓骇龙堂。

幽如风松韵远扬,隆隆隐隐转悲凉。

十年岛上鬓秋霜,饱闻此籁意荒荒。

物情静者享平康,相逢相让莫相伤。

溟渤万里任倘徉,容与和平酿吉祥。

胡为激怒自扰攘,日夕汹汹吼若狂。

巉岩巨石镇如常,何曾为尔缩头藏,海乎海乎空奔忙。

(0)

鲫潭霁月

云脚初收月正悬,寒潭一碧浸长天。

珠光荡漾清波里,稳住骊龙此夜眠。

(0)

郑延平·其二

神人冠带跨长鲸,赤嵌城前水顿平。

能使荷兰甘避地,别开世界且屯兵。

田横岛上遗民泪,祖逖舟中击楫情。

太息大星虽告陨,临终犹作渡河声。

(0)

新竹

离离弄影暑将收,玉版参禅进一筹。

历节当途初见重,虚心入世乍怀柔。

才教有伴维风气,肯信无君脱俗流。

待列古今经史籍,文人藉尔證千秋。

(0)

夜过伯初见三弥案头有司马景和碑内夹和杜五古一首三弥作也喜而赋赠将索损轩同年和以张之

故人有子字三弥,七岁能为五字诗。

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临帖居然北魏碑。

致语写经老居士,他年三舍避偏师。

(0)

赠德国大使

求图对峙抗西东,天下强权属两雄。

藉重平和坚誓约,万邦齐颂息兵戎。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