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褒贬(bāo biǎn)的意思:褒贬是指对事物进行评价,分别表示赞扬和批评。
伯强(bó qiáng)的意思:指能力强大、才华出众的人。
宸聪(chén cō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鹄立(hú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态度高傲自负。
经幄(jīng wò)的意思:指经过幕府之人,泛指在朝廷中担任高官的人。
流彩(liú cǎi)的意思:形容色彩斑斓,美丽多彩。
摅忠(shū zhōng)的意思:摅忠指摘取忠诚之意,表示对忠诚、忠心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庆云(qìng yún)的意思:庆祝喜事,欢天喜地。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侍讲(shì jiǎng)的意思:指为人服务、尽心尽责地侍奉主人,讲述主人的言行、事迹。
师相(shī xiāng)的意思:指两位相貌相似的人。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忠恳(zhōng kěn)的意思:指忠诚而真诚的态度,形容人对事物或他人非常真诚、坦诚、忠诚。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十二公(shí èr gōng)的意思:指十二个公差,用来形容人多而杂乱。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经筵讲学的庄重与隆重。首联“庆云流彩日曈曈,经幄重开礼亦隆”以日出之景喻经筵的盛大,庆云象征祥瑞,日曈曈则展现出光明与希望,经幄重开则意味着学术的再次开启,礼亦隆则强调了仪式的庄严与隆重。
颔联“师相雁行纡带白,词臣鹄立拥袍红”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师相如雁行般整齐有序,纡带白则暗示了他们的尊贵与威严;词臣则如鹄立,拥袍红则展现了文官的风采与气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不同角色的特质与地位。
颈联“纵横已胜三千字,褒贬先归十二公”赞扬了讲学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纵横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广博,三千字则强调了言辞的精炼与丰富;褒贬先归十二公,则表明了评价的公正与权威,十二公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十二位贤士,此处借指具有权威与德行的评判者。
尾联“却羡伯强真侍讲,每摅忠恳动宸聪”表达了对侍讲焦孟阳的敬仰之情,伯强作为典故,象征着忠诚与智慧,动宸聪则说明其言辞能够触动皇帝的心智,显示出其谏言的深思熟虑与真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经筵讲学的庄重与学术氛围的浓厚,也表达了对参与者的尊敬与赞美,以及对知识传播与智慧交流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