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豳诗(bīn shī)的意思:豳诗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是豳国的特色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丁男(dīng nán)的意思:指没有儿子的人家。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画眉(huà méi)的意思:指人为了美化自己的容貌而修饰眉毛,比喻虚饰外表,掩盖本质。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乡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指乡村的风俗风貌,也指乡村的风气和乡土文化。
- 翻译
- 男子们让牛犊在草丛中玩耍,年轻的女子看着养蚕也不再画眉。
到了年终,家家户户的庄稼和丝绸都丰收了,萍乡的景象仿佛是古代《诗经》中的描述。
- 注释
- 丁男:成年男子。
放犊:让牛犊自由活动。
草间嬉:在草地上嬉戏。
少妇:年轻的女子。
看蚕:照料蚕宝宝。
不画眉:不再画眉毛,可能指专心农事。
岁暮:年底。
家家:每家每户。
禾绢熟:庄稼和丝绸丰收。
萍乡:地名,今江西萍乡。
风物:自然景象和风俗。
似:像。
豳诗:《诗经》中的豳州(今陕西彬县一带)农事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面。开篇“丁男放犊草间嬉”,表达了春日里少年在青草丛中游戏的情景,充满了童真和活力。“少妇看蚕不画眉”则是形象地描绘了少妇在观察养蚕的场景,她专注于蚕丝的生产而无暇修饰容颜,这里既展现了农家女工勤劳的一面,也透露出一种自然无华的美。
下片“岁暮家家禾绢熟”,写的是年底时各家的稻谷和麻布都已成熟,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最后一句“萍乡风物似豳诗”则是说这份田园之景宛如古代诗人豳公所描述的情境,既表达了诗人对此情此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却又不失雅致,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安详的农村生活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调望江南
閒庭院,花落更斜阳。
肯与游丝为缱绻,莫将飞絮共平章。漂泊不能狂。
东风恶,无计挽红芳。
输与邻家蜂蜜好,不知何处燕巢香。回尽旧时肠。
花如画,未必画非真。
见说画中花不落,移家作个画中人。占取最长春。
春未肯,著我软红尘。
花若有情花亦瘦,十年香梦太酸辛。我与我温存。
六丑.木棉谢后作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
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
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
青山客路鸪啼恶。泪断香绵,灯收雨箔。
颓然旧游城郭。尚幢幢日盖,残霸天邈。川盘岭礴。
算孤根易托。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争枝又闹群雀。
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芳韶好、柳黄初啄。
得知道、一样天涯化絮,到头漂泊。
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恋西园夜,春归未觉。
凤凰台上忆吹箫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
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
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
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悠悠。
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
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
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摸鱼儿.癸亥八月初二日赋
近尊前、一声河满,声吞和泪肠热。
十年花事伶俜甚,禁得綵幡摧折。风雨咽。
为已断鹃魂,苦忆啼时血。情天一发。
念芳约俱寒,坠欢何望,曲怨玉笺裂。
花落后,无那佳人又别。胭脂犹有残雪。
天涯忍此春消息,不是众芳消歇。千万结。
剩弱线衰杨,青眼堪愁绝。倡条冶叶。
问底事干卿,一池吹皱,持恨与谁说。
霜叶飞.秋枥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
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
垂缰磨损天闲印。
听嚼齧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当日奋鬣龙沙,一心功就,玉鞯归去安稳。
半筐衰草误雄姿,况短辕频困。笑帐外、霜华自忍。
金台声价飘零尽。
问夜阑、西风里,可有孙阳,暗怜神骏。
琐窗寒.寄答叶兰台粤中
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
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春杳。家山好。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
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