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林 下 避 暑 宋 /郭 印 行 道 遭 三 伏 ,流 年 当 百 殃 。舌 乾 元 少 味 ,体 倦 不 安 床 。逃 暑 少 宽 舍 ,沃 焦 无 冷 浆 。时 依 乔 木 下 ,俄 顷 得 微 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殃(bǎi yāng)的意思:指百害之源,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带来无尽灾难。
不安(bù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当百(dāng bǎi)的意思:指人的能力、品质能达到百人之中的最高水平。
俄顷(é qǐng)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宽舍(kuān shè)的意思:宽容待人,大度对待别人。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乾元(qián yuán)的意思:指天地初开、万物初始的时候。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逃暑(táo shǔ)的意思:逃离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和舒适的环境。
沃焦(wò jiāo)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长茂盛。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 注释
- 行道:道路。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流年:岁月。
百殃:众多不幸之事。
舌乾:口干。
元少味:失去原有滋味。
体倦:身体疲倦。
不安床:难以入睡。
逃暑:躲避炎热。
宽舍:宽敞的避暑处。
沃焦:炽热之地。
冷浆:冷饮。
乔木:高大树木。
俄顷:片刻。
微凉:轻微的凉意。
- 翻译
- 行走在炎炎夏日的道路上,岁月仿佛承受着无数灾祸。
口干舌燥,食物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身体疲惫,难以安睡在床榻上。
躲避酷暑,却找不到舒适的避暑处,连解渴的冷饮也难觅。
只有偶尔靠着高大的树木,片刻间才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清凉。
- 鉴赏
这首宋诗《林下避暑》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描绘了夏日酷暑中行人的艰辛与寻求清凉的场景。诗人通过"行道遭三伏,流年当百殃",表达了在炎热的三伏季节里,人生仿佛遭遇诸多不幸,身心疲惫。"舌乾元少味,体倦不安床"进一步刻画了高温下口舌干燥、身体疲乏的状态,连基本的饮食都失去了滋味。
"逃暑少宽舍,沃焦无冷浆"写出了寻找避暑之地的不易,即使是找到稍微阴凉的地方,也没有凉爽的饮料解渴。最后两句"时依乔木下,俄顷得微凉"则描绘了片刻的安慰,诗人暂时倚靠大树之下,感受到一丝微弱的凉意,带来一丝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夏日避暑的艰难,以及对清凉片刻的珍视,寓含了人生的艰辛与对宁静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