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袖迷吴苧,如珩信楚书。
欲问丹阳鸟,曾衔此类无。
这首《白樱桃》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樱桃的美丽与独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白樱桃的色泽、形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樱桃琥珀珠”,以“琥珀珠”比喻樱桃的光泽与质感,形象地描绘了樱桃的珍贵与诱人。接着,“一树忽砗磲”则以砗磲(一种珍贵的贝壳)来比喻樱桃树的洁白与纯净,进一步强调了樱桃的独特之处。
“入袖迷吴苧,如珩信楚书”两句,通过“吴苧”(吴地的苧麻布料)和“楚书”(楚地的书籍)的比喻,展现了樱桃的香气与质地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仿佛能让人在触摸与品尝之间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
“朱唇尝处讶,翠叶冻边舒”则通过对比,描绘了樱桃在品尝时的惊喜与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的状态,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最后,“欲问丹阳鸟,曾衔此类无”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樱桃独特之美的赞叹与思考,同时也引人遐想,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美丽事物存在于世间。
整首诗通过对白樱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是谁画、天涯愁思?一片魂销,树犹如此。
恁地迷离,数重烟雨碧无际。
唤人离别,还衬个、旗亭子。暮色可怜生。
便欲问、干卿何事?
应记,记江南旧梦,正似者番天气。
年年二月,写无赖、六朝山水。
料燕莺、不解伤心,更谁识、吴娘情意。
莫怅惘青春,犹胜西风憔悴。
西洲一夜温香,随风和梦枝头住。
红衣翠袖,何人知道,横塘日暮。
一水盈盈,千情脉脉,回头频误。
向天涯远道,相思万里,便采得,遗谁去?
直是寻莲等藕,好三春、过却佳期无数。
多少缠绵,而今看取,苦心如许。
烟学愁容,雨偷泪色,芳尘何处?
只月明、一片依然省识,凌波微步。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
郎到断侨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