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荒无过客,笋迸任穿檐。
啅雀谁能遣,惊乌不用占。
有巾堪漉酒,聊欲效陶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遣意》。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双重困厄,内心充满愁绪的状态。首句“发为烟岚秃”,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因愁苦而头发稀疏如烟岚之状,生动地展现了愁绪对人的影响。接着,“愁因患难添”进一步点明了愁绪的来源,即生活的艰难与困顿。
“径荒无过客,笋迸任穿檐”两句,通过描写荒芜的小径和自由生长的竹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由。小径无人走过,象征着世间的冷漠与疏离;而竹笋不受拘束地生长,又象征着诗人渴望自由的心境。
“啅雀谁能遣,惊乌不用占”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的鸣叫和飞动比作内心的烦扰与不安,表达了诗人试图摆脱这些困扰但又难以实现的愿望。“有巾堪漉酒,聊欲效陶潜”最后两句,诗人借用了漉酒的动作和模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和自我慰藉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一病辄兼旬,百忧集双鬓。
药裹堆床满,生意垂欲尽。
时闻雀翻更,频看灯落烬。
平生学六经,白首颇自信。
拳拳服仁义,念念去骄吝。
所觊未死间,犹有分寸进。
项里溪水声潺湲,溪上青山峨髻鬟。
烟村人语虚市合,石桥日落渔樵还。
堂上君王凛八尺,大冠如箕熊豹颜。
筑祠不知始何代,典祀千载谁敢删。
肃清亭障息剽夺,扫荡螟螣囚神奸。
范增玉斗久已碎,虞姬妆面留馀潸。
小人平生仰遗烈,近庙欲结茅三间。
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