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幞头(fú tóu)的意思:指帽子上的顶部部分。
尖纤(j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瘦小。
漉酒(lù jiǔ)的意思:漉酒是指过滤酒液,去除其中的杂质。引申为去除掉不纯正的事物,使之纯净。
青蛾(qīng é)的意思:形容人年轻美丽,貌美如花。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苏子(sū zǐ)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相称(xiāng chèn)的意思:指合适、相符合。
雅俗(yǎ sú)的意思:指高雅和庸俗之间的对比,形容品味高尚、不庸俗。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展角(zhǎn j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能力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得到展示和发挥。
真相(zhēn xiàng)的意思:
(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刚,鳩鸽不入,鸟雀不栖, 菩提达摩 云:‘得其真相也。’”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 竺 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答问》:“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2).谓实任宰相。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今岁便当登第,十餘年间可为侍从,又十年为执政,然决不为真相,晚年当以使相终。”
(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 唐 白居易 《画大罗天尊赞文》:“爰命国工,俾陈绘事,真相儼若,玄风穆如。”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秉之惠巾制甚奇似东坡而小异老夫之所宜戴也赋诗谢之》。诗中描述了一顶奇特的头巾,其设计既雅致又通俗,与东坡先生的风格相似却又略有不同,非常适合作者佩戴。
首句“幞头岝㟧帽尖纤”,描绘了头巾的外观特征,以“岝㟧”形容其形状,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接着,“雅俗无如此样兼”表达了这顶头巾兼具高雅与通俗之美,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垫似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两句,通过类比林宗(即林和靖)和苏轼(苏子),进一步强调了头巾的独特设计。林宗的帽子微微翘起,而苏轼的帽子则较高,但并不像屋檐那样遮挡视线。这里巧妙地将头巾与两位古代文人的形象相联系,增加了诗意的深度。
“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则描述了头巾与不同年龄群体的关系。它适合笼住白发的老人,但可能不太适合年轻女性(青蛾,比喻年轻女子)。这种对比体现了头巾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最后,“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表达了作者对这顶头巾的喜爱之情。他自称为越人(古代越族的自称),表示自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佩戴这顶头巾,并且愿意像陶渊明一样,用它来漉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顶独特头巾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欣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头巾的美学价值和个人情感,是一首富有意趣的赠答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