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我尘箧中,惜无绿绮琴。
纵有绿绮琴,谁解琴中音?
抱石谁知坚,量水谁知深?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抱石(bào shí)的意思:抱着石头。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可鉴(kě jiàn)的意思:可供参考或借鉴的。形容某事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可供学习借鉴的意义。
空阴(kōng yīn)的意思:空虚、寂寞、冷清
砺齿(lì chǐ)的意思:砺齿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磨利牙齿,比喻锐利、敏锐。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中音(zhōng yīn)的意思:指中间的声音,也可引申为和谐、平和的声音。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这首诗《杂诗三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白石、白水与绿绮琴,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首句“白石可砺齿,白水可鉴心”以自然界的白石和白水为喻,暗示人应如白石般坚韧,如白水般清澈,以纯净之心面对世界。接着,“顾我尘箧中,惜无绿绮琴”则转而感叹自己虽有纯净之心,却遗憾没有一把能弹奏出真正情感的绿绮琴,暗含对自己才华或境遇的不满。
“纵有绿绮琴,谁解琴中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即使拥有一把名贵的乐器,也担心无人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接下来,“抱石在寸心,与水同浮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随波逐流的矛盾,既有对理想坚守的决心,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抱石谁知坚,量水谁知深?”这两句继续探讨知音难寻的主题,无论是抱石的坚定还是水的深度,都难以被他人真正理解。最后,“子期不复樵,山木空阴阴”以伯牙子期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对失去知音的哀伤,山林虽依旧静谧,但失去了知音的共鸣,显得更加寂寥。
整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实现、知音难遇以及内心情感无人理解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