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画面,通过诗人偶遇道人煮茗并请求题诗的情境,展现了夏日午后清轩的独特氛围。
首句“偶过清轩坐饷时”,以“偶过”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并非特意来访,而是偶然间经过清轩,却恰好遇到了在此静坐的道人。这里的“坐饷时”可能指的是道人正在享受闲暇时光,或是准备招待访客的时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
次句“道人煮茗索题诗”,进一步揭示了场景的核心活动——道人正在煮茶,并邀请诗人题诗。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道人的待客之道,也暗示了清轩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精神追求。通过“索题诗”这一举动,道人不仅展示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与来访者分享心灵交流的愿望。
第三句“红尘六月门前路”,将视线从清轩内部转向门外的景象。正值六月,正是炎热的夏季,红尘滚滚,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繁忙。然而,这并不妨碍清轩内的一片宁静,门前的道路似乎与清轩内的清凉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清轩作为避世之所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疏雨泠泠滴小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轩外的小池在细雨中的景象。疏雨轻柔地落在池面上,发出泠泠之声,既增添了环境的静谧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这一景象与前文的“红尘”形成对比,强化了清轩作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之地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清轩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其中蕴含的超脱与宁静之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还赵郡留别李北翁
挟书出鲁关,高揖谢名山。
湖海寻同调,烟霞尚在颜。
才名元度外,辞赋且人间。
客人囊频涩,秋深鬓益斑。
白鸥依水宿,鸿鹄何云攀。
自笑身如矢,谁知刀有环。
居将伤岁暮,去不为途艰。
旧业花三径,新河水一湾。
首丘狐自恋,绕树鸟空还。
璧在心犹壮,珠投泪欲潸。
平原不可作,肝胆向谁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