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栖 云 中 伏 宋 /何 澹 炎 官 驱 我 入 山 椒 ,日 日 松 声 似 海 潮 。四 月 黄 梅 无 不 雨 ,却 来 三 伏 洗 炎 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却来(què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与预期相反,出乎意料。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山椒(shān jiāo)的意思:山椒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犀利、火辣。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炎歊(yán xiāo)的意思:形容夏天天气炎热。
炎官(yán guā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也指官位高而权力大的官员。
- 翻译
- 炎热的官吏驱赶我进入深山中,每天都能听到如海浪般的松涛声。
四月间黄梅雨季无日不降雨,等到了三伏天,我再来洗净这炎炎暑气。
- 注释
- 炎官:形容酷热的官吏。
山椒:深山的高处。
松声:松树的声音。
海潮:比喻松涛声像海浪一样。
黄梅:指江南地区夏季的梅雨季节。
无不雨:没有一天不下雨。
三伏: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头三个伏日,天气极热。
炎歊:炎热的暑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退隐山林、避暑求清凉的生活状态。"炎官驱我入山椒","炎官"指的是夏日炎热的阳光,而"山椒"则是深山中的清凉之地,诗人被这种炎热驱赶着逃离尘嚣,向往那片清幽静谧的自然环境。"日日松声似海潮"中,"日日松声"指的是连续不断的松涛之声,与"海潮"相比,显得既广阔又有力量,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林中的声音,如同大海的潮汐一般。
"四月黄梅无不雨"这句提到了时节和气候,四月正值春末,天气多变,常伴随细雨。而"却来三伏洗炎歊"则是说尽管夏日炎热难耐,但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山中,以清凉的泉水洗涤身体,驱散身体和心灵上的燥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大自然纯净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金上人之水南
里许由来懒荷担,百草头上何廉纤。
半夜对月笑拍手,不见喷霜三脚蟾。
劫空有句妙如许,公去谁余对眉语。
后见太平堂上师,敢烦为我分明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