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阁侵檐雨,閒床掩帙风。
此时鸣鹤意,自与在阴同。
此诗描绘了一位郡丞在官署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为郡多诗兴”点明了人物的文学才华与官职的结合,暗示其在治理政务之余,仍能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接着,“高人继谢公”一句,以谢灵运(字玄晖,世称谢康乐)作为参照,赞扬了这位郡丞不仅在官场表现出色,更在精神追求上达到了与古代高士相媲美的境界。
“民和官府简”描绘了郡丞治下的和谐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官府事务简化,展现出良好的政治环境。“花落讼庭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氛围,春花凋零,官署内却不见纷争,一片安宁,体现了郡丞的治理智慧与成效。
“暮阁侵檐雨,閒床掩帙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清冷的氛围。傍晚时分,雨水轻敲窗檐,闲居的书斋内,微风吹动着书卷,似乎连时间都变得缓慢而悠长。这样的场景,既是对郡丞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也隐含了他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最后,“此时鸣鹤意,自与在阴同”两句,借用了“鸣鹤之音”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鸣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与“在阴同”(即与阴凉之地相合,比喻避世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形成呼应,展现了郡丞在繁忙政务之余,仍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超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郡丞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官场与文坛的双重成就,以及在繁忙政务之余,对内心世界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理想人格与和谐生活的价值取向。
晼晚梅边春讯,酒怀兼醉醒。
趁小雪、精掩閒坊,残阳满、霁后林亭。
依然江鱼馔入,烟尘外、梦忆辽塞青。
问翠尊、旧月今宵,山河影、照客愁恨盈。
望望断云雁程。思乡倦句,花前漫报瑶琼。
怨笛偏清。和笳吹,不堪听。
惟应素娥常在,与证此、岁寒情。谁家凤城。
金茎暗冻处,盘露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