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赵帐官》
《寄赵帐官》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满架葡萄绕屋莲,久斋深静想依然

地无鸡犬身逾逸,池有龟鱼意自便

不来风雨过,我无营处水浮烟

短篱之外皆城市那许飞尘简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短篱(duǎn lí)的意思:指篱笆短小,比喻能力或学识浅薄。

飞尘(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飞扬的尘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浮烟(fú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简编(jiǎn biān)的意思:简化而成的编排或文字。

那许(nà xǔ)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多得难以计数。

葡萄(pú tɑo)的意思:指人争夺利益,互相争斗,最后都没有得到。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营处(yíng chǔ)的意思:指人们所住的地方或安身之所。

自便(zì biàn)的意思:自由行动,随意处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满架葡萄与屋旁莲花起笔,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随后通过“久斋深静想依然”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世界。接着,“地无鸡犬身逾逸,池有龟鱼意自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自由,鸡犬不惊,龟鱼自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客不来时风雨过,我无营处水浮烟”则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闲适与自在,无论是风雨过后水面飘荡的烟雾,还是无需应酬的宁静时光,都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最后,“短篱之外皆城市,那许飞尘到简编”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的反差,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赠谢敞王博喻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于此敌南金。

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0)

武陵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许重游不作难。

却觅洞门烟锁断,归舟风月夜深寒。

(0)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0)

奉和圣制元日·其二

人正肇届时多祜,凤历惟新景载阳。

双阙布和云气郁,千门献寿玉声长。

东风入律三边静,北斗回春万物芳。

朝暇肃诚颁睿藻,搢绅交抃捧尧章。

(0)

病中思建茶不可得因作呈胡季和

新政勤劳俭素中,建溪千焙一毫供。

人知廉耻苞苴减,运属危原丘壑空。

惯以枪旗论胜负,果劳甲胄历危凶。

不登王会篇中物,便好从今永绝踪。

(0)

送李季章

圣灵昔回眷,沾沐仰清徽。

十载朝云陛,赏心惟良知。

索居易永久,衰疾忽在斯。

常恐鹰隼击,微命察如丝。

末涂幸休明,成贷遂兼兹。

且伸独往意,追寻栖息时。

心事俱已矣,星星白发垂。

惟开蒋生径,想像昆山姿。

欢娱写怀抱,爱客不告疲。

莫言相遇易,趣途远有期。

勿贻白首叹,祇足搅余思。

伊余秉微尚,不为岁寒欺。

拙疾相倚薄,云归日西驰。

养疴丘园中,意惬理无违。

况值众君子,文物共葳蕤。

献纳云台表,心胸既云披。

华屋非蓬居,工拙各有宜。

明哲持经纶,试用此道推。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