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

欲识本来体,海里使风山上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顿消(dùn xiāo)的意思:顿时消失或消散。

方明(fāng míng)的意思:指道路明亮,光明正大。

风山(fēng shān)的意思:形容人物风采出众,气度非凡。

海里(hǎi lǐ)的意思:海里是指远离陆地的大海之中,引申为远离人群或安全地带。

来体(lái tǐ)的意思:形容人体态或姿势优雅、舒展。

里使(lǐ shǐ)的意思:指内部人员或内部力量对外部进行施加影响或控制。

上船(shàng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情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或状态,比喻人的命运发生转折或事物发生变化。

使风(shǐ fēng)的意思:指能够引起某种风潮或影响。

识本(shí běn)的意思:识别出真伪、真实的本质。

消融(xiāo róng)的意思:消融指的是物质在高温下融化或溶解,也可以比喻人的情感或态度发生变化。

心境(xīn jì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状态或情绪。心理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怀深的《偈一百二十首》系列中的第三十首。诗中以形象化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心境、色空、本体等哲学概念。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 开篇即点明心境的净化与觉悟,心境的消融使得对色(物质世界)与空(虚无或无常)的理解更加深刻。这里,“色”和“空”并非指具体的实物和虚空,而是代表了世间万象和心灵状态的两种极端,通过心境的净化,能够洞察到它们的本质联系与统一。

“欲识本来体,海里使风山上船。” 这句进一步阐述了如何认识事物的本体。在浩瀚的大海中,即使风起云涌,也能驾驭船只平稳前行,比喻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才能洞察事物的真相。这里的“海里使风”与“山上船”,形象地描绘了在动荡的环境中寻求稳定与智慧的过程,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佛教中关于内心修养、洞察宇宙真理的深刻哲思,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从而达到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赠通教大士善升

此心通妙法,他劫侍尊颜。

水月何尝动,烟云相与閒。

香浮经叶暗,霜点颔髭班。

施宝上人往,衔花谷鸟还。

梵潮鸣夜浦,天柱落秋山。

句偈聊持赠,非缘文字间。

(0)

嵇中散画像

彼美云章子,翛然天外情。

凝眉逐层翥,俯手散馀清。

霄迥心逾远,徽迁曲暗成。

千秋想萧散,方觉绘毫精。

(0)

盛谏议赴维扬

汉家规地遍青蒲,绣扆恩深拜命初。

朱画车轓频出守,仙移院额别修书。

贡图星橘兼苞柚,宴箸金齑和鲙鱼。

奉计不应三满岁,荷囊法许从雕舆。

(0)

望仙亭书所见·其一

危轩冠层堞,永日付登临。

寒雁犹能阵,乔柯自不林。

溪流横趣岛,樵路侧依岑。

西北虽堪望,浮云易作阴。

(0)

送谢处士南归

岁晏心无著,时清遁更肥。

江莼萦箸滑,海鸟傍帆飞。

乡思生闽雾,吟怀入楚霏。

趋庭多令子,綵服间荷衣。

(0)

送郭太保知相州

螭阶看引羽林兵,罢直还家得使旌。

黼帐三云清晓别,锦鄣千骑上头迎。

鸳沈故瓦秋烟阔,凤下长阿夕照平。

谁伴燕休同把酒,嘈嘈歌鼓亚夫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