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朱 越 唐 /王 昌 龄 远 别 舟 中 蒋 山 暮 ,君 行 举 首 燕 城 路 。蓟 门 秋 月 隐 黄 云 ,期 向 金 陵 醉 江 树 。
- 注释
- 远别:远离的告别。
舟中:船里。
蒋山:指南京的紫金山,此处代指离别之地。
暮:傍晚,表示时间已晚。
君行:你的行程。
举首:抬头看。
蓟门:古代北方重镇,这里代指北方或出发地。
秋月:秋天的月亮,营造离别氛围。
隐黄云:被黄色的云朵遮蔽,暗示天气或心情的阴沉。
期:约定。
金陵:南京的古称,目的地。
醉江树:在江边的树下畅饮,享受相聚时刻。
- 翻译
- 在与你远远道别的船上,蒋山的暮色已深,抬头望向你即将前往的燕城之路。
蓟门的秋天,月色躲在黄云之后,我们相约在金陵,沉醉于江边的树影之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愁绪与深远的怀念。"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两句设定了送别的情境,时间是在傍晚,地点在蒋山附近的船中,诗人正目送着朋友离去的方向,那边是燕城的道路。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分别时的孤独与空旷。
接着的"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情的牵挂和期待。蓟门之下,秋夜的明月被浮动的黄云遮掩,诗人心中的期盼便如这秋月一般,渴望着能够穿越时空,跨越山川,直达金陵(今南京一带),在江边的树下与朋友相聚,或许在那里沉醉于美好回忆之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联想,抒发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和深切的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开岁十五日访杨鉴泉
鄙夫病酒渴吞海,不管流年双鬓改。
春来偶尔访君家,山气增寒雪犹在。
低垂茅屋刀剪齐,小竹萧疏梅蓓蕾。
清泉一窍环佩鸣,杂以乱石多磊磊。
若人胸次天机深,奔走江湖今几载。
划然举笔涨云烟,物敢逃形如有待。
抡才端的能擅场,价重千金珠百琲。
伊予夙昔话心期,老砚不灵用饥馁。
何由卜筑东西头,钓水有鱼薪可采。
未许天台谪郑虔,定说燕台徵郭隗。
手携短幅归去来,夜夜斗牛发光采。
家藏边至愚秋江送别图重遭兵燹图已不存尚遗丁先生长句一首时时展玩犹见画也伯文相公喜而和之区区不揆鄙薄辄酬雅意云
棹夫打鼓催发船,我正踏歌开华筵。
可怜送别恰廿载,梦魂尚绕秋江边。
擅场孰是文章手,老丁拓落七十叟。
平生无酒不吟诗,得酒諵諵肯置口。
画图追想昔日酣,我发安得青於蓝。
海枯石烂世滋变,粉墨萧瑟犹枫杉。
句中有眼曾饱参,而今遗恨令人衔。
苍茫不记分袂处,扑面几点芦花雨。
沙头招招频唤渡,大似百年割昏曙。
薇垣高峻摩冈陵,白登斗格兵百层。
肯向松间访蓬华,皎如六月悬壶冰。
堂堂吾道赖有此,且对浊醪陶妙理。
忧时每恨髀肉生,拊己未应马皂死。
十有二人常许俱,臣为皋契君无虞。
拂拭吴松一幅绢,凭谁更貌归来图。
《家藏边至愚秋江送别图重遭兵燹图已不存尚遗丁先生长句一首时时展玩犹见画也伯文相公喜而和之区区不揆鄙薄辄酬雅意云》【元·唐桂芳】棹夫打鼓催发船,我正踏歌开华筵。可怜送别恰廿载,梦魂尚绕秋江边。擅场孰是文章手,老丁拓落七十叟。平生无酒不吟诗,得酒諵諵肯置口。画图追想昔日酣,我发安得青於蓝。海枯石烂世滋变,粉墨萧瑟犹枫杉。句中有眼曾饱参,而今遗恨令人衔。苍茫不记分袂处,扑面几点芦花雨。沙头招招频唤渡,大似百年割昏曙。薇垣高峻摩冈陵,白登斗格兵百层。肯向松间访蓬华,皎如六月悬壶冰。堂堂吾道赖有此,且对浊醪陶妙理。忧时每恨髀肉生,拊己未应马皂死。十有二人常许俱,臣为皋契君无虞。拂拭吴松一幅绢,凭谁更貌归来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767c6badb433c8787.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