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行杂咏十首·其六晾罾》
《江行杂咏十首·其六晾罾》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已识终成弃,何如自休

昔人嗟竭泽,汉法吞舟

疏处青天见,闲时白浪收。

高张空复乐,斜日林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高张(gāo zhāng)的意思:形容紧张、充满压力和焦虑。

汉法(hàn fǎ)的意思:指中国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吞舟(tūn zhōu)的意思:指舍小利图大利,舍近求远,不计后果。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闲时(xián shí)的意思:指空闲的时间或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自休(zì xiū)的意思:自行休息、自我放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江行杂咏十首》中的第六首,题为“晾罾”。全诗以江行晾罾为背景,寓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已识终成弃,何如早自休”,开篇即以晾罾为喻,指出事物总有被抛弃的一刻,不如及早放手,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适时放弃的重要性。

颔联“昔人嗟竭泽,汉法漏吞舟”,引用历史典故,前句“昔人嗟竭泽”出自《左传》,比喻过度索取导致资源枯竭;后句“汉法漏吞舟”则借汉代法律漏洞,比喻政策失当导致社会问题。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警示人们行事应有度,不可贪婪或失策。

颈联“疏处青天见,闲时白浪收”,描绘晾罾时的景象,天空在网眼间若隐若现,白浪在闲暇时归于平静。这里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事物的疏密、动静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

尾联“高张空复乐,斜日满林丘”,进一步深化主题。晾罾时的欢乐,如同人生中的短暂快乐,最终都会消散。斜阳映照在山丘上,既美丽又稍纵即逝,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整首诗在描绘江行晾罾的日常场景中,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适时放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何应期之官崇明

万里之官海上洲,此官原是古诸侯。

寸诚可作千村泽,一爱能消万姓忧。

马薏贮船成客谤,吴香归路委江流。

闲来点检循良传,耿耿芳名万古留。

(0)

月华寺

连海幽人此系舟,百年身世顿忘忧。

辞兼楚客无双技,诗压唐人第一流。

古博山川看似画,月华风景淡于秋。

翻低四皓商颜里,一局残棋着未休。

(0)

别周侍御二首·其一

金山铁水晓霜寒,暂著鹑衣伴豸冠。

欲向江山消别恨,江山翻觉别君难。

(0)

月夕独酌二首·其二

风来松涧长丝竹,月丽山花尽绮罗。

秋酿一瓢歌又舞,争教老子不婆娑。

(0)

送林总督先生东征

三春一道见飞霜,我旅如神我伐张。

头上有天閒日月,目中无地遁豺狼。

谢安谈笑心存静,召虎经营事岂常。

指日功成应奏凯,暖风归棹旆悠扬。

(0)

得秉常南安见寄

和句封来梅岭外,看花人坐草庵前。

昔年兄弟今分路,万里风波独泛船。

伏枕觉还灯寂寂,伤心秋更雨连连。

竿头点检丝纶在,乘月还来钓海天。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