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赤冈之上,眺望无垠海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首句“万里无烟泊太虚”,以“万里”形容海面之广,“无烟”则暗示海面平静,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氛围。“泊太虚”则进一步强调了海天一色的壮美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次句“波涛日日鼓天吴”,“鼓”字生动地描绘了海浪翻滚、拍打天际的动态画面,赋予了大海以生命和力量。这里的“天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此处借指天边,形象地展现了海浪与天空的交融,增强了画面的气势。
第三句“已阑宗悫长风志”,引用了宗悫的故事,宗悫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曾立下“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壮语。这里诗人以宗悫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怀有远大志向,渴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能像宗悫一样,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一句“静对南溟看化鱼”,“南溟”指的是南海,这里诗人选择静观南海,仿佛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通过“化鱼”这一意象,诗人或许在暗示生命的短暂与变化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海景,结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荷亭倚栏
鱼跳龟戏不曾闲,萍尽荷生尚未繁。
水面圜纹乱相入,玻瓈盆旋玉连环。
晓登怀古堂
度暑过于岁,初凉别是天。
独穿秋露草,来看晓风莲。
病骨殊轻甚,幽襟一洒然。
不妨聊吏隐,何必更林泉。
晓行山烟
晓烟横抹碧山隅,只在松梢疋练如。
作意行前寻一看,远浓近淡忽都无。
送黄岩老通判全州
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
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锡笔砚供醉吟。
好将湘山点湘水,洒满青天一张纸。
台家旁搜清庙珍,奇珍堕在湘水滨。
乌衣枢相今水镜,手提一道人材柄。
外台况复有三贤,看即吹嘘送上天。
归来肯过诚斋里,分似锦囊新句子。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六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
风鬟照玉镜,素练萦青屏。
我本山水客,澹无轩冕情。
尘中悔一来,事外怀孤征。
忽乘沧浪舟,仰高俯深清。
餐翠腹可饱,饮渌身顿轻。
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