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凤城(fèng chéng)的意思:指繁华富庶的城市,也可比喻美好的家乡或人杰地灵的地方。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共理(gòng lǐ)的意思:共同理解,共同认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旗幡(qí fān)的意思:指旌旗和幡旗,比喻有威望和声望的人或事物。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探人(tàn rén)的意思:窥探他人的行为、动向或秘密。
相次(xiāng cì)的意思:接连不断地发生或出现。
倚棹(yǐ zhào)的意思:倚靠着船桨,形容船上的人靠着船桨休息或者依靠着船桨来支撑身体。
邮吏(yóu lì)的意思:邮吏是指古代负责传递信件的官员,比喻传递消息或传递口信的人。
渔浦(yú pǔ)的意思:指捕鱼的地方。比喻安居乐业的地方,或者比喻安定的环境。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之任(zh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某个职责或角色。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 翻译
- 在漳州南部辞去官职即将赴任新地,沿途经过的二十四州依次迎接。
船停靠岸边时,旗幡飘扬,邮局小吏恭敬行礼,连绵的山峦间风雨交加,探路者艰难前行。
月光下我倚着船桨,在渔村吟唱,花丛旁放下马鞭,在凤城中醉饮。
贤明的君主此刻也应思考共同治理国家,但又该从哪里开始拯救这世上的黎民百姓呢?
- 注释
- 漳南:漳州南部地区。
罢郡:辞去官职。
如之任:前往新的任职地点。
二十四州:泛指众多的州县。
相次迎:依次迎接。
泊岸:船只停靠岸边。
旗幡:旗帜,这里指迎接的标志。
邮吏:古代管理驿站的小吏。
拜:行礼,表示尊敬。
连山风雨:形容一路风雨交加,旅途艰难。
探人行:探路者前行,指旅途中的随行人员。
月中:月光之下。
倚棹:依靠在船桨上,代指在船上休息或沉思。
吟:吟诗,此处指吟唱。
渔浦:渔村,水边捕鱼的地方。
花底:花丛之下。
垂鞭:放松马鞭,表示悠闲。
醉:醉酒,也指陶醉。
凤城:古代对某些城市的美称,这里泛指美丽繁华的城市。
圣主:贤明的君王。
此时:这个时候。
思共理:思考共同治理国家之事。
又应:但又应该。
何处:从哪里。
救苍生:拯救百姓,指解除民众的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官吏出行时的盛况和民众对官员的尊敬态度。"漳南罢郡如之任"一句表明诗人即将赴任漳州的职务,而"二十四州相次迎"则展示了沿途各州县的官吏前来迎接,显示出官方对其重视和尊崇。"泊岸旗幡邮吏拜"进一步渲染了这一盛况,连山风雨探人行,则描写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也要继续前行的坚决。
在月光下,诗人倚靠船头吟咏着渔浦之美,而"花底垂鞭醉凤城"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景物的陶醉和享受。最后两句"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关心百姓、拯救世人的深刻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赴任过程的描绘,反映出唐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民众对官吏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政治境界的一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热·其二
残暑何奸雄,酷烈不肯退。
稚秋太君子,敛避不敢对。
薰风来无期,民愠良愦愦。
吴牛方喘月,渴想蓐收代。
金行既用事,炎赫乃故在。
于今几何时,秋夏终晦昧。
畏热如畏虎,悸汗流浃背。
南山殷其雷,崛起云霮䨴。
谁当笺老天,与世思盥颒。
风雨一洗之,此热不可再。
读侯官刘宰山居集一首
琴思清于五柳陶,词源浩浩似秋涛。
落花未赋时争价,香草曾吟处得骚。
七字法传山谷秘,数篇文比曼卿豪。
衰年酷为齐年喜,紫橐仙翁有凤毛。
将往豫章留别张少尹父子
江西飞鸟外,极目渺离愁。
同侣时催发,征人不可留。
江湖双泪眼,天地一孤舟。
挥棹从兹去,空伤旅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