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居厚寺簿·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郡章(jùn zhāng)的意思:指官员的印章或官职的标志。
跨子(kuà zǐ)的意思:指人的腿跨在椅子或凳子上,形容坐姿不正或懒散的样子。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蓬鬓(péng bìn)的意思:形容头发蓬乱,像蓬松的鬃毛一样。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武库(wǔ kù)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的存放地点,也可比喻知识丰富的人或机构。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 注释
- 海内:指全国范围。
标元礼:极高的礼遇或赞誉。
毫端:笔端,比喻文才。
子长:司马迁的字,这里借指杰出的史学家。
武库:古代储藏武器的地方,比喻丰富的知识宝库。
明堂:古代朝廷的正殿,象征显赫的地位。
蓬鬓:形容头发散乱,象征忧虑和岁月的痕迹。
汗青:古代用竹简写字,汗青代指史书。
公死未应亡:即使他去世,他的精神和事迹不应被遗忘。
- 翻译
- 海内推崇他的大礼,笔端才华超越子长。
学问如同打开武库,才能足以支撑明堂。
忧虑和困苦使双鬓如蓬草,功名只在一封郡章。
历史必将流传他的佳话,他虽逝去但精神永无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英勇与功绩。开篇"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表明这位人物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才能如同剑锋一般锐利。"学如开武库,材可壮明堂"则形象地将他的学问比喻为军事力量,足以支撑起宏伟的殿堂。
接下来的"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显示这位人物在忧虑和困难中成长,他的名字如同县志上的佳话,为他赢得了荣誉。最后两句"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则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到了年迈仍旧精神奕奕,对于他的去世也感到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能力超群、英勇无畏的官员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位人物深切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