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竹·其二》
《移竹·其二》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蕉叶偏宜竹,借我南窗一夏凉。

八尺簟纹清似水,秋声月色相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簟纹(diàn wén)的意思:指竹席上的纹理,比喻文章或书画的笔法、文字的纹理。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南窗(nán chuāng)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在南窗下读书写字的场景,比喻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相当(xiāng dāng)的意思:很、非常、十分

一夏(yī xià)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一个夏天的时间。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移竹入室,为炎炎夏日带来清凉之感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子与山蕉叶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象融入生活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首句“山蕉叶畔偏宜竹”,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山蕉叶与竹子并置,暗示竹子在山蕉叶旁显得更加适宜,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一幕,强调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次句“借我南窗一夏凉”,直接点明了竹子的作用——为炎炎夏日提供了一丝凉意。这里的“借”字,不仅体现了竹子的自然属性,也赋予了它一种拟人化的温情色彩,仿佛竹子主动为人们提供了避暑的场所,传递出一种亲切而温馨的情感。

接下来,“八尺簟纹清似水”,通过比喻将竹席的纹理比作清澈的流水,形象地描绘了竹席的清爽与洁净,进一步强化了夏日凉爽的主题。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竹子与竹席之间的关联,即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人们生活中实用与美观兼具的物品。

最后一句“秋声月色两相当”,则将视角从夏日扩展到秋夜,通过“秋声”和“月色”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里的“两相当”不仅指秋夜的景色与竹子相得益彰,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循环的感慨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与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夏日凉爽与秋夜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次陈彦博博士寒斋四咏韵·其二炽炭烹茶

霜寒阴始凝,剥尽阳来复。

因观薪火传,悟此道机熟。

汲井烹露芽,聊餍畸人欲。

涤虑荡尘昏,神清光溢目。

(0)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五

功名期宦成,文章止词达。

千载求全能,如何罕奇拔。

夙抱稽古志,纂言穷檃括。

幽阐新机深,精思元化斡。

岂徒贲皇猷,将以继往末。

抚今不自足,乃复耻被褐。

好爵难久縻,世途多忉怛。

放意乐丘园,长歌襟抱豁。

(0)

钓鱼图

歌向沧浪独羡鱼,钓竿閒却意何如。

磻溪梦里青山老,犹遇君王载后车。

(0)

洛阳道中

洛阳大道上,日暮香风多。

下客驻巾舄,上客停佩珂。

(0)

过采石有怀李白及过彭蠡有怀陶令·其一

制作隆中古,寥寥大雅音。

文章关有道,天地岂无心。

白也才何逸,时哉陆易沉。

蛾眉亭外月,还照大江浔。

(0)

山庄访友

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

野花当户发,谷鸟傍人鸣。

地僻堪招隐,朋来暂辍耕。

惟应三径里,斗酒话平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