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骠骑(piào qí)的意思:指杰出的骑兵,也用来形容英勇善战的将领或勇猛威武的士兵。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和戎(hé róng)的意思:和平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辕门(yuán mén)的意思:指家庭或团体的门户,也指官府的大门。
战功(zhàn gō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或战斗的成就。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 鉴赏
这首诗《行边(其三)》由明代诗人叶梦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将领的英勇与深沉的思考。首句“如云骠骑列辕门”,以壮阔的场景开篇,描绘了众多骑兵整齐排列在军营门前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威严与气势。接着,“烽火那堪动至尊”一句,不仅点出了边关的紧张局势,也暗示了皇帝对边防的关注与担忧,烽火连天,危机四伏。
后两句“果使和戎为上策,琵琶一曲战功论”,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如果选择和解作为上策,那么是否意味着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将被历史遗忘?琵琶一曲,或许能传唱一时的战功,但长远来看,和平带来的稳定与繁荣才是真正的胜利。这不仅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思考,也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深邃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国家政策的关切,以及对和平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斯远二十六日三绝
几欲收声效不鸣,恶同鸠辈管阴晴。
有时触拨无穷景,又遣新诗取次成。
次韵签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诗
稍愆梅熟雨,似作旱时风。
此柄知谁宰,皇天不病农。
桑麻初告毕,仓廪旧犹丰。
莫起焦熬叹,当期渗漉通。
次韵斯远二十七日道中见怀二首
去冬黄公亭,咏诗看梅花。
深行或山崦,纵步亦水涯。
虽知追随乐,固有间阔嗟。
词锋君莫当,锐甚如莫邪。
我欲尾其后,志局道苦遐。
千年定藏山,一世斯名家。
端午三首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段元衡出示与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诗及手帖并及
紫霄峰上登高节,想见笑谈宾主间。
我亦于今有遗恨,不随巾屦上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