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参军允恭守曲靖》
《送杨参军允恭守曲靖》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冠盖中朝第一流,佩符还入楚乡游。

铜驼夜月淹燕甸金马春风益州

槃木漫劳通贡篚碉房今喜息戈矛

淮阳岂是烦长孺,白羽曾参幕府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羽(bái yǔ)的意思:白色的羽毛,喻指清白无辜、纯洁无暇的品质。

楚乡(chǔ xiāng)的意思:指楚国,也用来形容乡村的景色美丽。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碉房(diāo fáng)的意思:形容房屋坚固牢靠。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贡篚(gòng fěi)的意思: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财富或力量,为国家或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金马(jīn mǎ)的意思:指金色的马,形容马匹非常珍贵、出色。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铜驼(tóng tuó)的意思:比喻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用。

通贡(tōng gòng)的意思:相互进贡,互相交流贡献

燕甸(yàn diàn)的意思:指人们迁徙或远离故乡,到达新的地方定居。

益州(yì zhōu)的意思:指有益于国家或人民的地方。

一流(yī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极高水平或出类拔萃的品质。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第一流(dì yī liú)的意思:指最高水平、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杨参军允恭守曲靖》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杨允恭赴任曲靖的期许与祝愿。首句“冠盖中朝第一流”赞扬了杨允恭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出众才能,暗示其被选派至边疆是对他的信任。次句“佩符还入楚乡游”描绘了他带着使命前往偏远的楚地,既有出仕的荣耀,又有旅途的孤寂。

“铜驼夜月淹燕甸,金马春风梦益州”通过描绘夜晚的铜驼和春天的金马,寓言友人将面对的环境变迁,以及他对益州(可能指曲靖)的期望和梦想。接下来,“槃木漫劳通贡篚”表达了对友人外交事务的勉励,希望他能如同槃木般坚韧,顺利进行贡物交流。

“碉房今喜息戈矛”则寄寓了和平的愿望,希望曲靖能在杨允恭的治理下,停止战事,百姓安居。“淮阳岂是烦长孺”借用典故,表明对友人处理政务的信心,暗示他有能力解决地方难题,即使面临淮阳般的棘手问题也不足为惧。

最后,“白羽曾参幕府筹”以曾参的智慧比喻杨允恭,期待他在幕府中发挥智谋,筹划政务。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也寄托了对边疆安宁的期盼。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和王天任喜雪·其一

姑射之山果何如,往者吾言闻接舆。

肌肤冰雪能绰约,是中知有神人居。

神凝自使年谷熟,况有疵疠烦驱除。

乘云四海聊戏剧,磅礴万物同惨舒。

至哉河汉已无极,俗士区区穷尾闾。

(0)

和劝农诗·其一

世故偶夷险,吾行无介通。

谁为青眼旧,人想翠眉浓。

风雨花时过,溪山酒圣中。

何时莲荡里,共把碧弯筒。

(0)

和广德宋宰喜雨

一雨丰年兆可探,全胜雪瑞白成三。

偏怜令尹关心切,喜对农夫洗汗惭。

粳稻秀畦欣绿润,芙蓉依水媚红酣。

词源顿遣如泉涌,酒量悬知似海涵。

(0)

扬州司理章公挽诗

宦游曾记旧桐川,泮水凄凉愧郑虔。

怪得儒流有师法,知从乡老得心传。

未酬龙伯连鳌手,遽作维扬跨鹤仙。

太息孔门空用赋,不教一柱果擎天。

(1)

中秋不见月寄耘老弟

举杯邀月且留残,覆雨翻云意未阑。

自是阴晴难准拟,莫将怀抱逐悲欢。

灯前白发惊秋半,镜里清光有岁寒。

玉斧祇应修未就,素娥宁许等閒看。

(1)

简友人

按剑何由骇夜光,险心真复易羊肠。

未能种橘千奴足,且欲滋兰九畹香。

俗物满前多汩没,玉人在侧独清凉。

夜来忽有家山梦,便向清溪欲舣艎。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