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琴齐下轸,密砚蓄泓波。
檐高山却俯,雨罢客能过。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宁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
首联“垂琴齐下轸,密砚蓄泓波”以琴声与砚中墨水的比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琴声悠扬,仿佛与流水共鸣,而砚中的墨水则如同深邃的波涛,暗示着内心的丰富与深沉。
颔联“其理得诸静,相资良足多”进一步阐述了静对于理解事物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静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了和谐共生的美好。
颈联“檐高山却俯,雨罢客能过”描绘了雨后的山景,山峰在雨后显得更加高耸,而檐下的雨水则似乎在俯视这一切,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同时,雨后的环境也变得适宜,人们可以轻松地走过,享受这份宁静与清新。
尾联“聊与扫禅榻,微吟对薜萝”则是诗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景,他愿意清扫禅榻,准备迎接心灵的洗礼,同时在微吟中面对着薜萝(一种植物),这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展现出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