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餐荔次韵·其二》
《餐荔次韵·其二》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山云起一山连,两岸花开两岸鲜。

正拟听琴来涧畔,忽闻吹笛过溪前。

习池屡许山公醉,甲子谁缘绛老年。

白发苍颜赴嘉会,绿菱丹荔长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丹荔(dān lì)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嘉会(jiā huì)的意思:指喜庆的集会或盛大的聚会。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绛老(jiàng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

老年(lǎo nián)的意思:指人年纪虽老,但身体仍然强壮,精神矍铄,不因年老而衰弱。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山公醉(shān gōng zuì)的意思:形容山野之间的宁静与美好。

白发苍颜(bái fà cāng yán)的意思:指人老态龙钟,头发变白,面容显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交融。首句“一山云起一山连,两岸花开两岸鲜”以云山和花开为引,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感受着山川的壮丽与花海的绚烂。

接着,“正拟听琴来涧畔,忽闻吹笛过溪前”两句,将画面从静谧的山水转向了动人的音乐场景。听琴与吹笛,不仅丰富了视觉上的美感,更增添了听觉上的享受,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悠扬的旋律在山谷间回荡,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习池屡许山公醉,甲子谁缘绛老年”则引入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借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智慧的思考。习池与山公的典故,寓意着文人雅士的风流与豪情,而“甲子”与“绛年”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引人深思。

最后,“白发苍颜赴嘉会,绿菱丹荔共长天”两句,将画面拉回到现实,描绘了一群老人相聚的场景,他们或许已满头白发,但依然充满活力地参与盛会。绿菱与丹荔,色彩鲜明,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与老年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延续与美好情感的颂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时间、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之灵岩三首·其三

山高景逾变,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河倾滩面□。

□中塔庙涌,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气象□□□。

(0)

答赵县丞

止足常佳汉二臣,早思幽退谢朝绅。

奉藩终乏三年最,学道才知一日真。

目病懒将书卷展,心闲得近酒杯频。

朝吟夕啸无厌斁,正赖贤宾与德邻。

(0)

答杜孝锡观乡老堂

华发苍然亮直身,谁将綵笔欲传神。

论功顾我常流汗,好事烦君为拂尘。

汉阁寂寥班氏赞,伊川潇洒白公真。

怀贤却坐酬嘉句,空觉中郎善愧人。

(0)

伏蒙三哥以某再领许昌赋诗为寄谨依严韵

久陪法从常怀愧,再领乡州始觉荣。

政事敢言前可继,宠光深见古为轻。

预装白酒留春盎,旋剪红葩出洛城。

两道况闻时泽足,不妨吟啸玉杯倾。

(0)

公美侍郎赋诗见诒次韵答谢

哭兄悲友老来情,默默终朝究道精。

双毂幸回贤者驾,一觞聊展故人诚。

身随风力常无住,辩若河源每自倾。

早晚东城见华屋,与君垂白话无生。

(0)

菩萨蛮.次韵昌甫见贻生朝

春来晴雨常相半。水光风力花撩乱。山北与山南。

行歌或再三。诵君诗过日。才大真盘屈。

寿我敢言酬。相望亦饮不。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